陳陽走到后院,小姨父后腳就跟了上來,
他也沒在意,正好聽見小姨在跟老媽說起這個事,整個人是煩得不得了,當即笑道,“小姨,小敏不想讀了,你就讓她先休學。”
正說著話的小姨頓時一愣,轉過頭愕然地看著陳陽,過了好幾秒,才說道,“你也贊成小敏不讀書?”
本來滿心希望的小姨父也眉頭緊皺,正準備說話,卻聽見陳陽搖著頭說道,
“書是肯定要讀,以前是沒有條件,讀不起才不讀,現在又不缺錢,供得起為什么不讀?”
三姨趕緊點頭,“就是就是,要不是沒錢,小亮也不會才讀了個小學,后來出去打工連工作都不好找。”
小姨父有些發懵,愣愣地看著陳陽,“那你又說讓她不讀?”
“我是說讓她先休學,不是讓她不讀,”陳陽搖搖頭,說道,“她現在是完全沒心思讀書,就算強迫她去上學,估計也學不進去,這樣子肯定是學不好的,
她不是想跟你們去做生意嗎,那行啊,等過完年,回廣洲的時候把她也帶上,你們就讓她在店里幫忙,每天早上你們幾點起來,她就幾點起來,你們怎么搬貨理貨,她就怎么做,反正只有一條,你們上班她也上班,你們下班了她還要值班,讓她真真切切體會一下,做生意是什么滋味!”
小姨父一聽,不禁有些心疼,“她什么事都沒做過,哪里受得了這個?不行不行。”
陳陽張張嘴正準備解釋,幸好這時小姨說話了,
只見她咧著嘴哈哈笑道,“好,這個辦法好,她想做生意,那就去看看到底是生意好做,還是讀書舒服!要是受不了做生意,那就給我滾回學校讀書去!”
“對,就是這樣,”陳陽點頭笑道,“只有這樣,她才會知道讀書的好。”
這時小姨父才明白過來,笑著不說話了。
陳陽也樂呵呵地笑著,
好,又解決了下一個問題。
上輩子宮敏退學這件事,足足煩了他兩回,先是不管怎么勸,宮敏都堅持要退學,等后來真退了學,她在檔口上跟著小姨搞蔬菜批發,前面幾天還咬牙撐著,最后還是連兩個月都熬不住,每天抹著眼淚想回去讀書,
可這時候小姨又不同意了,氣呼呼地非讓她繼續下苦力,陳陽是勸完這頭勸那頭,好不容易才將小姨勸通,同意讓宮敏回去讀書,真是讓人頭大。
見這個事情解決,大姨一邊切著菜,一邊笑道,“說不定這么一出一回,小敏這丫頭還能把成績趕起來,也算是因禍得福哦。”
就在其他人笑著點頭的時候,陳陽卻給他們潑了盆冷水,
“如果是小學初中還好趕,高中階段想趕起來,可沒那么容易,就算她愿意留一級,我估計也很難考上大學。”
所有人頓時一愣,小姨則脫口而出,“那怎么辦?”
“簡單啊,”陳陽笑道,“上大學又不是只有普通高考這一條路,回頭等她愿意回來讀書,就讓她去讀藝術班,不管是音樂、美術都可以,體育就算了,學那個比搞生意還累,她多半受不了,
藝術生高考主要看藝考成績,一般只要合格,高考隨便考個三四百分,都能上個不錯的本科,等畢業出來,鬼知道她是藝術生還是普通高考生,反正都是統招生,也不比別人差。”
這就是家里能有個明白人指路的好處,也是陳陽為什么在汪家這么被看重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他,說不定宮敏真不一定能重返校園,更別說后來為人師表風風光光了。
……
下午三點準時開飯,四點半左右,就吃完了團年飯,
收拾完碗筷,所有人都拿著放在屋檐下的黑色塑料袋,結伴去屋旁菜園里的墳頭上送亮,
像南江鎮這種小鎮自然不可能有公墓,以前有老人過世,都是就近拉到附近的農村埋葬,有關系的不用花錢,沒關系的托人打聽,少則三五百多則八百一千塊,也能買下一塊墓地,久而久之就在鄉下形成一個個規模大小不一的墓葬帶。
在這邊農村里面,陽宅陰宅相伴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也有一個基本規矩,那就是寧可人推鬼,不可鬼推人,也就是說,墳頭放在屋前和兩旁都沒關系,但不能安在屋后,大概就是屋后十幾米這樣一個范圍,除此之外,百無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