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都去雙方家里見過面,現在鄒蓉又跟著陳陽來給外婆拜年,以這邊農村的習俗,可以說把鄒蓉視為陳家人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也許就差一桌喜宴了。
對,在這邊,喜宴的作用比那紙婚書的重要性還要大,老一輩的人也就認這一套,甚至到現在,村里都有不少只辦了喜宴,卻沒有領證的年輕人,在老規矩的看護下,比領了證的還管用,反而是那些沒辦喜宴而只領證的,村里的認同感卻不多,有些長舌婦還會在背后指指點點。
對于鄒蓉的到來,最開心的還要數外婆,
只見鄒蓉一進門,跟著陳陽說了聲外婆新年好之后,老太太立刻從口袋里掏出一只金鐲子,笑呵呵地就往鄒蓉手上套,“哎喲,好標志的女娃娃,來,試試合不合適,
哎呀,正好,好哦好哦,合適就戴上吧!”
鄒蓉看看手腕上沉甸甸松垮垮,只要手臂下垂就能掉下來的金鐲子,頓時不知所措,本能地扭頭看向陳陽,
卻見陳陽沖她點點頭,“還不快點謝謝外婆。”
陳陽也有點無奈,他也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出啊,而且這事上輩子也沒有過。
鄒蓉立刻回過神來,趕緊對著外婆又鞠了一躬,“謝謝外婆!”
另一邊,堂屋里坐著的眾人都有點傻眼,下一秒便開始嘀嘀咕咕,
三姨碰碰大姨,小聲問道,“大姐,姆媽什么時候買的這么大的金鐲子?這有點夸張了啊!”
大姨也一臉懵,“我哪里知道,這個老太婆怎么這么有錢的?平時我們幾個也沒怎么給她錢啊。”
說著看向陳媽,“老二,那鐲子是你給的?”
她以為是陳媽先買好了給老太太撐面子的。
陳媽也是一臉發懵,“沒有啊,而且一般我也不給她錢,每次來頂多提點東西,何況去了廣洲之后,除了過年就沒來過,誰曉得她是怎么攢下的?哎,是不是國強給的?”
三個阿姨一起點頭,“嗯,有可能!”
方國強是陳陽的表舅,外婆親哥的兒子,和汪家人走得特別近,他本來是個退伍老兵,退伍后在政斧部門干過一段時間,后來下海經商,在陳陽發跡之前,算是方汪兩家最有錢的人,而且老太太特別疼他,他也跟這個唯一的姑媽特別親,每次過來都會給紅包,少則兩百多則五百,有可能是老太太一點點攢下來,用那些錢買的。
與此同時,大嫂也在汪洪耳邊嘀咕,“老娘上門,老太太什么都沒有,就給了個兩百塊的紅包,小勇的女朋友去年上門也是兩百,這個鐲子不說兩萬,一萬塊肯定要,兩百對一萬,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汪洪也很無語,看了老婆一眼,再看看正笑得開心的外婆,和那只金燦燦的手鐲,有句槽不知該從何吐起,
我才是姓汪的好吧!
老太太可不管別人那么多,拉著鄒蓉的手,坐到一起說著話,
陳陽在一旁摸著腦門有點頭疼,好家伙,以前老太太偏心點也沒啥,這回確實玩兒的有點大了啊,別的人還好說,都在廣洲一起賺大錢,不差這一點半點,可汪洪那邊就不一樣了,就這么只金鐲子,能讓大哥家那位饞死。
不過還好,三個姨父都笑呵呵地沒出聲,楊勇也不在意,他本來就不是那種特別計較的人,可能是其他人都沒站出來說話,又是大過年的,汪洪有氣也只能憋著。
其實正常來說,老太太應該是偏向汪洪的,畢竟汪洪姓汪,算是汪家的后人,以前也確實是這樣,雖然汪洪性格不討人喜歡,但老太太依然把他擺在跟陳陽一樣的位置,甚至還超過一點。
只不過后來汪洪談女朋友的時候,提前就說了要去隔壁老婆那邊的鎮上安家,因為那個鎮更大,在西江縣規模僅次于縣城,而且那里有工廠可以做工,比留在村里種地強,
但在老太太看來,這不就成了上門女婿?當時氣得不行,連帶著新媳婦上門,也只是隨便給了個紅包了事,再加上后來生了孩子,汪洪又連招呼都不打,就給孩子登記了姓楊,
這下可好,原來的心頭肉徹底變成了墊底的,現在孫子這一輩,老太太最不喜歡的就是汪洪,他也跟汪家來往更少,除了過年來兩回,平日里基本上不怎么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