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星期三,女神節,
陳陽端坐在椅子上,看看面前的簡歷,再看看對面坐著的中年男人,
這個人明明只有三十八歲,但看上去卻像五十來歲的人,中等身材四方臉龐,皮膚黝黑略顯粗糙,不過精神頭看上去還不錯,
陳陽抿起嘴微微一笑,“戴總,地下室剪力墻已經釘好的模板里有泥巴碎塊一般怎么清理?”
戴守良毫不遲疑地說道,“沖刷,嚴重的可以命令施工方拆模。”
“唔,”陳陽又問道,“請舉例說明工程項目的技術系統和特點,”
“在監理、總包和安檢發生矛盾的時候如何應對?”
“成本加酬金合同有什么應對條件,它對項目管理有什么要求?”
“現在你是業主,你是否會按照FIDIC合同授予監理工程師全權,為什么?”
“如果你準備限制監理的權力,要限制哪些方面,為什么?”
……
……
……
一個個的問題拋出來,從技術到管理到協調,各個方面戴守良都應對自如,
陳陽不禁暗暗點頭,雖然他不懂,但知道怎么去問就對了,懂的人自然會言之有物,半吊子則顧左而言右,這點他還是能分辨滴,
這個是今天面試的第四個人,前面三個經驗都很豐富,從各方面來說都不比這個人差,甚至還更強一些,不過他們身上那股子油性,總讓陳陽覺得有點不放心,
眼前這個似乎恰到好處,名校建筑設計專業畢業,施工員出身,做過監理干過設計,最后走上項目管理的不歸路,但那股技術人的本質卻還在,很難得啊。
最后,陳陽放下手里的簡歷,看著他說道,“如果同時有兩個項目,分別位于兩個相隔千里的地方,能不能應對?”
這時戴守良終于露出一絲猶豫,“這個要看項目大小,如果是普通的小項目,我可以同時兼顧,但如果是大項目,同時監管的話,可能會有疏漏的地方,不過,如果項目經理的能力足夠,應該也不成問題。”
“唔,”陳陽笑了笑,說道,“項目都不大,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頻繁出差。”
雖然現在只有廣洲和南江鎮兩個地方需要開建,但未來,陳陽是打算在幾個一線城市布局的,那時候或許就不是兩頭跑的事,說不定就要變空中飛人了。
“呵呵,”戴守良笑了兩聲,說道,“干我們這行,都是人隨項目走,出差常駐是家常便飯,這個不是問題。”
“那好,最后一個問題,”陳陽看著他說道,“能說一下你從前幾家公司離職的原因嗎,”
頓了兩秒,陳陽又補充道,“如果是借口就算了,我只想聽真話。”
剛準備開口的戴守良臉色一愣,尷尬地笑了笑,沉吟兩秒,才說道,“有些事情,好說不好聽,那就不說了吧。”
嘿,這么有個性的?
讓你不說你就不說啊!
如果換成別的老板,鐵定要打叉叉,不過對于陳陽來說,兩輩子加起來聽到的辭職理由,是真實的有百分之一就不錯了,他才不會在乎到底是為什么,反正只要不是人品問題就行,而這一點通過獵頭公司的資料介紹,已經可以排除,
人品差的人,是不會十幾年只干了三家公司,并且帶出十幾個合格項目經理的,
而且戴守良的這種應對,恰恰證明了他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