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能力和技術,本來就是兩個對立的東西,不能說沒有既能專注于技術,又能將技術變現的超級天才,只是這種人很少很少,凡是能出頭的,最后都是站在頂端的那一小撮人物之一。
周弘毅是商業派的代表,在他還沒創業的時候,他考慮的就是如何去贏得市場,所以他可以先做搜索引擎,后做安全軟件,
不是因為他喜歡這兩個產品,是因為這兩個產品可以幫助他打開市場,
但是,這樣的產品能幫助他成功創業,卻不足以支撐他的企業成就一流,除非他能遇到一款偉大的產品。
而張曉龍則是典型的技術派代表,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產品的設計和使用體驗上面,從狐貍郵箱到企鵝郵箱,再到最后的威信,莫不如是,
所以他能開發出一款讓用戶稱道的產品,可是,如果離開了鵝廠龐大資源,他也只能關起門來為愛發電。
當然,商業和技術本來就是一體,如果強行將他們割裂,只能是兩頭落空,技術需要依靠商業來獲得認可,商業需要技術支撐來發展做大,
千度的老李和鵝廠的小馬,在這方面就做得不錯,老李拿著超鏈分析技術回國創立千度,和身邊的一群人一起將這項技術的潛力挖掘到了極致,
而小馬在握著用戶量最大的軟件,茫茫然喝了幾年涼粥之后,突然頓悟,一夜之間打通任督二脈,將這份資源變現,成就了現在的鵝廠。
問題是,現在陳陽不缺商業模式,缺的是技術,是產品,所以他不需要老周那樣的創業者,要的是張曉龍這樣的技術狂魔。
另一個,像老周這樣的人,不可能會長期甘居人下,與其等以后翻臉,陳陽還不如不賺這個錢,安安心心地扶持出幾個技術項目出來,說不定賺得更多。
在他對面,黃珊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那么,創未來以后的投資方向,就是在挖掘技術人才上面,我這么說對嗎?”
想想目前創未來空間里的幾家公司,真是五花八門橫跨幾個行業,現在算不算老板在給公司定基調?!
陳陽抿著嘴想了想,說道,“嗯,基本上對,這個方向可以作為重點,但是,我們不可能只投幾個人幾個項目,所以,與其說是創未來的投資重點,不如說是我個人的投資偏好,
創未來投資部也不能無所事事,或者說局限于我畫的這個圈子,回頭你可以做一份投資策略方案出來,只要是你們認可的項目,在權限范圍之內,可以不經過我,自己決定是否投資!”
如果秦雨這一波,以及接下來的行動順利,自己就不可能缺錢,那多投幾個也無所謂,反正和金融操盤手一樣,投資部掌握的資金也是有浮動機制,誰的項目賺錢了,所能動用的資金額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之前黃珊在投資公司做過,拿出這樣一份機制不要太簡單,在有合理規則的情況下,出不了什么大事。
黃珊緩緩點頭,“明白了,”
頓了兩秒,她似乎想到什么事情,抬起頭說道,“陳總,您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一個人來,就是不知道,他目前的項目進展怎么樣,是否需要投資。”
嗯?
陳陽看著她笑了笑,說道,“什么人?是你以前公司遇到的嗎?”
“也不算吧,”黃珊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是我以前去香江科大考察的時候遇到的,就是前年時候的事,當時是他們學校畢業季,學校出題,學生做畢業設計,雖然只是本科的畢業設計,但偶爾也會有些不錯的好苗子出現,所以一些投資公司也會過去挑選項目,
正好當時我不太忙,就和同事一起過去看了看,其中有一個人,就跟您剛才說的技術狂有點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