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陳陽沒有犯同樣的錯誤,
在打出云計算三個字之前,他早已千度了一下,
云計算這個概念首次在去年,也就是二零零六年八月的搜索引擎會議上,由古哥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提出,一經提出就引起轟動,號稱為互聯網的第三次革命,
再早一些,同年三月份,亞麻線就正式推出了自家的彈性計算云服務,是事實上的云計算開創者,
再往上追溯,
好吧,那就要去到五六十年代,完全是純學術性的東西,暫且不論。
所以,雖說現在國內連一家云服務都沒有,但并不影響他們知道這個概念。
甚至,當陳陽回復的信息剛一出現,群里三人的腦海里就已經浮現出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關系,
如果要做到剛才老李說的那些東西,那么大數據應該至少有三個層次,數據存儲,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
數據先要通過存儲層存儲下來,然后根據數據需求和目標來建立相應的數據模型和數據分析指標體系對數據進行分析產生價值,
而中間的時效性又通過中間數據處理層提供的強大的計算能力來完成。
三者相互配合,從而讓大數據產生最終價值。
那云計算呢?
云計算的技術關注點在于如何在一套軟硬件環境中,為不同的用戶提供服務,使得不同的用戶彼此不可見,并進行資源隔離,保障每個用戶的服務質量,
大數據和云計算,都在關注對資源的調度。
用云計算平臺來進行大數據處理,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說相輔相成,
大數據挖掘處理需要云計算作為平臺,而大數據涵蓋的價值和規律則能夠使云計算更好的與行業應用結合并發揮更大的作用,
云計算將計算資源作為服務支撐大數據的挖掘,而大數據的發展趨勢是對實時交互的海量數據查詢、分析提供了各自需要的價值信息。
最關鍵的是,云計算平臺除了可以處理大數據,還能用作公司服務器,為自己公司,乃至于外部企業提供服務器服務,
資源靈活多用,一點也不浪費!
如果說專為只有一個概念的大數據采購一臺超算,哪怕是豪氣的互聯網大佬也會覺得奢侈,可要是能兼顧到其他資源,這種就不是浪費,而是資源的合理利用,
只要是有價值的投資,多少也是值得的!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真的要做這樣一個項目,就有許多問題需要協商,而不是像那個游戲平臺一樣,簡簡單單三兩句話,就將股份結構定下來。
此時三人都心思各異,但有一點卻英雄所見略同,
這一次,必須占據足夠多的股份,而陳陽,也不可能再占絕對控股權,
大數據和云計算遠遠不是那個小小的游戲平臺能比的,這個項目對技術研發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如果不依靠互聯網大廠的研發資源,單靠大麥自己,研發進度絕對快不起來,
陳陽手中掌握的,首先是這個概念,其次是可以投入的財力,其他方面,他一無所有!
別提大麥手機和那個操作系統,相對于這個項目,那兩樣屁用沒有,
所以,這一次他們手中的牌面也不小,如果不能拿到滿意的份額,大不了退出這個項目自己單干,
別的不說,單憑大數據加云計算這個概念,就能來個定向增發股票,再圈一筆錢進來,
問題是,不到最后一刻,他們也不敢真的退出,甚至也不能把陳陽逼迫得太狠,
現在擺在臺上的牌面是大數據和云計算,誰知道他的底牌又是什么?
如果是一張不輸于這兩張的大牌,談崩了退出,豈不是損失也不小,或者更大?!
想來想去,三人一時都有些猶疑不決。
而此時,陳陽一條信息發出去,群里竟然好半天沒有回音,不禁有些發愣,
怎么了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