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勁搓了搓頭發,黃珊郁悶地問道,“那要什么樣的人,才適合我們公司?”
“唔,”
陳陽沉吟兩秒,說道,“國企的不合適,花為這種風格的也不合適,其他的,應該都可以吧。”
黃珊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大哥,咱們現在要找的是有技術背景的高管,除了國企和管理嚴格的民營企業,你讓我還能去哪里找?”
撇除國企和大型民企,哪里還能找到這種人?!
陳陽眨眨眼睛,“國內沒有的話,那國外呢,或者,從國外回來的,比如盞訊團隊那種?!”
黃珊眉頭微皺,想了片刻后,緩聲說道,“國外回來的也不一定合適,你是沒在歐美公司待過,看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文章,就以為外資企業管理很隨和,其實那邊的等級森嚴甚至可能更嚴重,
不過,我大概明白要往哪個方向找了,只是目標群體突然少了一大半,我不確定短期內能否找到人。”
陳陽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如果實在沒有合適的,那也沒辦法,就只能先找個有本事的將就用著,等有了更合適的再換,或者實行輪值制度,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培養自己的管理團隊,
回頭你和人資中心那邊商量一下,看看內部有哪些優秀人才,是可以培養的,我的想法是,以后我們公司的高管,最好是能全部由自主培養的人才來擔任!”
想想后世的高科技公司,幾乎絕大部分高管都來自內部提拔,
歐泊的陳明勇是當年布布高時期的老人,喂我的沈偉也一樣,都是老段的老同事,還有花為、榮耀、小迷……,管理層大多都來自創始團隊或內部提拔,
從外面找人做事業部掌舵人的,也就只有一些突然冒出來的公司,比如樂事之類,
也就是大麥的創立時間太短,人才儲備嚴重不足,否則的話,陳陽才懶得去找什么職業經理人,直接選拔內部優秀的中層干部充任,比從外面招聘要強得多。
黃珊搓了把臉,無奈地說道,“我當然知道要培養后備團隊,而且已經在做了,這不是時間太短,還沒法出成果嗎!”
陳陽也知道這事急不來,便笑著搖了搖頭,“沒事,慢慢來吧,先把架子搭起來,哪怕走點彎路也沒關系,反正咱們還有大把時間,不著急。”
說到這個,他突然想起年后幾家公司要分家的事,順嘴問道,“對了,明年好幾家公司都要獨立出去,創未來這邊能不能跟得上?”
呼……
黃珊吐出一口悶氣,鼓著嘴說道,“跟不上也要跟啊,尤其現在是年底,人特別難找,招聘部也只能說盡力而為,
不過,從結果上來說,他們也確實是盡了力的,雖然高級人才沒幾個,但基礎人才和中層管理人員,他們還是基本完成了任務,
等春節后吧,我想等那時候把人招足一點,同時質量方面也要提升上來,再分出去一部分人去相關公司,爭取不要讓眾創空間的管理資源脫節,也不要因為后勤拖累了公司業績,
至于多招的人,反正明年海洙那邊的新園區就要開園,那里也需要用人,不會造成資源浪費。”
陳陽點點頭,“行,這個你把關就好,至于浪費不浪費的,說實話,做人才梯隊建設就沒有不浪費的情況,但想要做出好的效果,必要的投入就少不了,這個投入不僅僅是對培訓對招聘的投入,也是對公司管理資源的投入,
我記得寶捷公司的人才管理有個模型,一個人才所能創造的價值,等于這個人的潛在能力,乘以企業資源,再乘以企業機遇,
這個乘的因子就決定了,個人所能取得的成就,是由平臺所決定的,但起點,卻仍是個人,所有因素都同等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