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大麥的事情還挺多的,所以黃珊才放到后面,
比如大數據項目,就需要從大麥研究院抽調人手過去,另外還有電池快充技術立項,新產品的發布,等等等等,
但剛才都讓陳陽一個個地給拍板定下,
這時黃珊翻了一遍內容,發現基本上沒什么可說的了,
剩下的無非都是些市場開拓和品牌維護,當做日常工作處理就好,不用特意對待。
她便將話題進到下一項,也是最后一家公司,虹谷資本,
黃珊將平板電腦放下,靠在椅背上,對著陳陽說道,“虹谷資本現在投資的公司不算少,加起來也有好幾十家,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創未來平臺入股,
不過這部分都還在培育階段,估值也主要以一百萬到五百萬這個區間為主,具體什么時候能跑出來,就要看創始人的能力和魄力了。”
陳陽手指在桌面輕輕敲了兩下,正色說道,“還是那句話,我希望虹谷資本在做投資的時候,時刻記住,投資先投人,
如果發現創始人有問題,他們的心思并不是用在事業上,而是依靠畫餅來不斷融資圈錢,這樣的項目,堅決不能要,而且這類人員也要上投資黑名單!”
創始管理團隊對于創業公司的意義實在是太重要了,有的時候,很多創業公司之所以會失敗,并不是項目沒有市場競爭力,也不是公司團隊執行力不夠,更不是資金鏈斷裂,而是因為創始人動了歪心思,沒有把時間和本事用在正道上,活生生將自己親手創立的公司整垮!
相比之下,陳陽覺得那些騙投的人都沒這么可惡,至少騙投的人多半都是拿個PPT去騙錢,不會打著夢想的旗號畫餅,圈一幫執行團隊來給他賣心賣力地干。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創始人將自己創立的公司搞垮,他們圖什么?
但這個世界就是特么的這么神奇!
陳陽上輩子工作過的兩家互聯網創業公司,頭一家的老板還能理解,可以說他是為了圈錢,圈了幾輪投資人的錢之后,就自己把公司整垮,然后帶著洗出來的錢跑路,
哪怕他寧可要那幾千萬的現金,也不要觸手可及的幾十億估值,都還是可以說是為了錢,
但后面那家是真心理解不了,
本身那位老板就已經身家幾十億,花幾千萬,將那家新公司做到B輪,超過二十億的估值,然后又硬生生將運營團隊拆掉,在運營團隊瓦解之后,不到一年便宣告注銷……
對此陳陽只能說一句,小說還需要邏輯自洽,而現實不需要!
現在他只希望,永永遠遠不要再碰上這種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