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陳導若有所思,情不自禁緩緩點頭。
陳陽也不在意,管你是真接納還是假同意,反正我就是要人拍個片兒而已,
接著說道,“基于此,我就有了一個拍攝小人物小生活的紀錄片這么一個想法,
在選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是就是衣食住行,最終,將主題聚焦到了食這個字上,”
隨后拿出一份文件遞過去,“這就是我為這次紀錄片做的策劃書,片名暫定為舌尖上的中國,主要通過透視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往上溯源食材的種植養殖采集,來展現我們的國家的飲食文化,
飲食是著力點,卻又不是全部,有句老話,窺一斑而知全豹,處一隅而觀全局,通過對飲食文化的解讀,從而達到展現我們生活傳統,乃至文化傳統的目的。”
三人依次傳閱,最后落到陳小卿手里,
等陳陽說完,他還在看這份簡單到過分的策劃書。
真的太簡單了,就只是一段創意陳述而已,
但是,卻又很全,全到連每一集的內容都敲定下來,
自然的饋贈,選取生活在中國境內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個人、家庭和群落為故事主角,
以及由于自然環境的巨大差異,如干旱、潮濕、酷熱、嚴寒等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故事背景,
展現大自然是以怎樣不同的方式賦予國人食物,我們又是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了解在世代相傳的傳統生活方式中,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獲取食物的故事。
然后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
總共五集!
之所以是五集,是因為陳陽只記得五集,而且這五集跟原版還有挺大的差異,他只能盡量憑借記憶還原,然后東拼西湊去延伸闡述,
所以,見陳導看得差不多了,便笑著說道,
“這些只是我們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但大致上,就是這么個意思,劉主任和陳導都是行家,如果有專業性的意見,還希望能不吝指教,群策群力,做出一部精彩的作品。”
趙臺笑了笑,正準備說話,
這時,陳小卿突然抬頭,“這部片子我接了,至于創意,陳總的這份文案已經非常全面,就算讓我來想,也最多能想到這些,”
頓了一下,又笑道,“不過,受到文案的啟發,我倒是臨時想到兩個。”
陳陽眼睛一亮,“哦,是哪兩個?”
陳小卿說道,“一個是關于調料的,可以叫做五味的碰撞,還有一個是我們的田野,這個是相對于自然的饋贈而作,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自然的饋贈應該是講述自然界天生天養的食材,著重點并不在傳統農業上面,
而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自古就有無農不穩的說法,所以,在傳統農業上面,我覺得可以適當著墨,
而且,我們還可以從傳統農業,延伸到現代化的生態農業、規模化農業上面來,展現我國最新農業發展的成果!”
“嗯,這個我覺得非常好!”
趙臺一聽就表示贊同,“由小及大,由點及面,從小人物小事物著手,展示我國的大文化大成就,既貼近了生活,又拔高了立意,很不錯!”
劉主任也深以為然地點頭。
陳陽摸著下巴,不禁咧嘴直笑,
這些人不那啥,就辦不了事了是吧?!
不過,好像原版里面也確實有這些內容,也確實拔高了立意,于是他也不反對,便點頭笑道,“陳導中肯之言,而且之前我跟趙臺一開始就表明過,我們只給創意和大綱,具體的執行和內容填充,都由陳導來負責,就按你說的辦!”
陳小卿頓時大喜過望,
上周趙臺跟他說,有個企業家想找他拍紀錄片,他還以為是個玩票的,沒想到誠意還挺足,否則的話,哪有這么容易接納意見。
這時趙臺卻提了個意見,他轉頭看向陳小卿,說道,“你剛才說五味的碰撞,我覺得,碰撞與我們的傳統價值觀不符,不如叫做五味的調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