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越做越大,個體戶變成老板的又何止一個徐老板,
大姑爹蘇家棟不也一樣,
隨著汪阿姨生鮮店越開越多,他仗著以前在糧管所工作過的底子,與許多鄉下的小養殖場達成協議,幾乎包下整個生鮮公司一半的雞蛋出貨量,規模遠超楊勇的小舅子,
甚至在土雞蛋這方面,更是只有他一個供應商,
現在每天都有從西江縣發過來的雞蛋運輸車,賺的錢比小姑爹少不了多少,而且這還是細水長流的生意,
不像小姑爹的裝修公司,等過完今年,估計就只能靠他自己去開拓市場。
對,等門店開到一千家,汪阿姨生鮮店就該停止擴張了。
陳陽撣了撣煙灰,小聲說道,“我國地大物博,天南地北的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比如南方可以只買一顆蒜,要擱北方,你只買一顆蒜,人家還以為你是去找麻煩的!”
“啊?”楊勇扭頭瞪著他,“還有這種事?”
眼下還沒有流行起南北對比,更何況他沒去過北方,也不愛上網,還真不知道這種事。
“嗯,”陳陽點點頭,正色說道,“你別不相信,我問你,你去外面買早餐,買油條是怎么買的?”
楊勇轉了一下眼珠,略帶遲疑地說道,“買一根?”
我總不能說買半根吧,要不然人家老板不拿油潑我!
“嘿嘿,”陳陽吐出一口煙霧,笑道,“可有的地方就論斤!”
楊勇頓時迷了,油條論斤賣?
那我怎么知道自己能吃幾斤?
陳陽叭了一口煙,呵呵笑道,“我跟你說這些,就是告訴你,汪阿姨生鮮店適合廣洲,適合深陣,但不一定適合其他城市,更不一定適合其他地區!”
楊勇眉頭微皺,“你的意思是,差不多就該停止開新店了?”
他又不是傻子,老表拐彎抹角跟他說這些,還不是讓他不要到其他地方開店,
但現在廣洲這邊已經趨于飽和,深陣也發展迅速,等今年過完,把這兩個城市拿下應該沒問題,到時候就只能暫停招商。
陳陽笑了笑,輕輕點頭,
如果直接跟楊勇說這話,楊勇真不一定能聽得進去,現在汪阿姨生鮮店是開得如火如荼,怎么就不能開到其他地方?!
但經過這么一轉彎,楊勇就明白了其中的區別,
地域的不同,造成了生活習慣的不同,北方氣候干燥寒冷,便于食材儲存,許多家庭能一次買好幾天的菜,
而南方氣候溫暖濕潤,尤其是夏天,有時候早上買的菜,到了下午就不能吃了,所以講究少而精,
汪阿姨生鮮店主打新鮮便利,一頭蒜一塊姜,甚至哪怕你只要一塊錢的肉,都可以賣,這種精細化營銷模式,還真不一定適合北方區域。
陳陽繼續說道,“這種生鮮店模式,找對了地方,找準了市場群體,幾乎就是穩賺不賠的生意,以后也不是不能擴張,
但是,必須順著適合地域城市發展的趨勢,找到符合我們標準的位置來進行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