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笑了笑,隨即伸出右手,指了一圈在座的人,正色說道,“所有人可以見證,如果尚微能接受彩虹集團的投資,按股份分配比例,他們需要多少資金,我們就投入多少資金,不設上限!”
這種項目費錢嗎?
費錢!
很費錢嗎?
未必!
尚微的注冊資本也不到兩億,哪怕把所有人的人力和物料成本算上,所耗費的資金量,也比不上大麥公司一年的凈利潤,
只不過這種投入看不到希望,才沒有資本愿意入局而已,
但對陳老板來說,千金難買我愿意,砸個幾十億進去又何妨,
更何況尚微也不是沒有前景,
十年之后,尚微就研發出了二十八納米制程的光刻機,將我國與世界芯片技術的時間差距縮短到九年,
如此重大項目,甭管賺不賺錢,能夠參與進去,陳老板都感覺與有榮焉。
聽到陳陽的話,武總沉吟著說道,“我在上學的時候,我老師跟我說過,最早在五六十年代,其實我國的半導體技術,跟世界一流水平相差不遠,最多也就是三四年的差距,
到了七十年代初,老美為了拉攏我們,甚至放開了這方面的限制,讓這個差距得以縮短,甚至幾乎追平,與美國相當,
但從七十年代末到新世紀,這二十多年,我國的半導體產業,由自力更生階段轉向技術引進階段,自主技術發展近乎陷于停滯,
那個時候,好像是七八年吧,無錫七四二廠,也就是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從日本東芝公司,引進完整的電視機配套專用雙極型三英寸模擬電路生產線,從拉單晶開始,包括制版、三英寸硅圓片加工和封裝測試,
一躍成為當時我國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最全、集成器件制造模式最專業的工廠,
此后各大廠紛紛效仿,
這種技術引進方式,的確大大提升了我國的芯片技術水平,能夠迅速滿足國內廣泛的生產生活需要,
但是,這種引進模式,卻也讓我國的自主芯片事業再度落后于世界,
到了八八年,貝嶺公司建成內地第一條四英寸芯片生產線,這時候我們的技術已經滯后世界十三年!
八八年,就落后十三年了!
之后又有九零八和九零九工程,本來引進的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但就因為國外廠商故意拖拖拉拉,等到投產時,我們又落后了十一年!
直到進入新世紀,我們才突如夢醒,決定奮起直追,這才有了尚海微電子,”
說到這里,武總端起酒杯一口悶掉,哈出一口氣,面無表情地說道,
“我就是那個時候畢業的,當時,我帶著老師的期望,出國留學,直到零四年回國創業,選項目的時候,依然毫不猶豫選了芯片,”
武總將酒杯放下,直愣愣地看著陳陽,“陳總,我可以跟你打個賭。”
陳陽眉頭輕挑,“什么賭?”
武總指指他,又指指自己,正色說道,“你不違約,我不辭職!”
此話一出,在座的其他八人神色各異,
有的紅光滿面,有的眼眉低垂,有的哈哈大笑著鼓掌起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陳陽不動聲色地環視了一眼,端起酒杯,對著武總說道,“我固然不會違約,但是,尚微可沒同意彩虹的投資!”
武總抬起頭,微微一笑,“那我要向陳總討個官。”
陳陽眉頭一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