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秦雨拉攏劉繡芬,告訴她彩虹銀行發展零售業務,也有自己的底氣,
其中兩張明牌,一個是創未來和虹谷資本的投資平臺,另一個,則是遍布全國二十個城市的未來工業新城,
這兩張明牌就給了劉繡芬非常大的信心,可以將彩虹銀行的國內業務做起來。
但對彩虹銀行來說,不可能只打一個國內市場,
在國內,可以依靠那兩張明牌,在國外,能靠什么?
答案就是最后的一張暗牌,
也是在秦雨和黃珊兩人,提議組建彩虹國際銀行,卻為以后的境外業務如何開展而發愁的時候,陳老板給出的撒手锏,
這張暗牌,就是到目前為止,全球金融界都從未有人重視過的,互聯網金融市場!
互聯網金融,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后世有大量專家學者,對國內互聯網金融展開研究,牽強附會地,將從互聯網出現,到支付寶誕生這個時期,確定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這個結論也不能說他們錯,不管怎么說,傳統金融行業無意識地使用了互聯網技術,來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也算是某種程度上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
只不過在這個階段,金融從業者還只是簡單地,將互聯網等同于計算機之類的工具,用來處理資料,或者是信息溝通,
在這方面應用最廣的,反倒是證券板塊,即時股票信息和交易模式,大大提升了股票交易的效率,
以前證券交易中心的那種,一手握著電話,一邊對著交易柜臺瘋狂大喊外加比劃手勢的交易方式,已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以后再想看,也只能去大時代之類的股票電視劇里找點回憶,
往事不可追,懷念小猶太。
扯回來,
當二零零三年,支付寶第一次出現之后,國內的金融精英們才發現,原來互聯網還可以用來轉賬?!
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有一段名言,是怎么說的?
大概是,
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任何在我十五到三十五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任何在我三十五歲之后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所以,當互聯網行業策馬奔騰的時候,全國的金融業老頑固們都傻不拉幾地看著,
介是個什么東西?
轉賬?
我也行啊!
然后一邊表示不屑一顧,跟誰都說那玩意兒不安全,風險太大不可控,一邊偷偷摸摸地關注。
這樣又過了幾年,
好嘛,上面一看,使用網絡支付的人群和資金量,都是一年更比一年高,這堵是堵不住的了,該怎么辦呢?
滅是肯定不能滅的,那就只有收編唄!
于是就開始研究頒發網絡支付牌照。
金融監管機構,以為將網絡支付公司納入到監管范圍之內,就可以讓他們消停下來,
呵呵,那是他們想多了!
原來沒證的時候,偷偷摸摸都能發展壯大,一旦有了正式編號,那還得了?
于是從一二年開始,國內的互聯網金融業便進入第三個階段,
全面開花!
你實體金融業有的,我們要有,實體金融業沒有,或者說做不到的,我們同樣要有!
于是就出現了什么余額寶,什么這個基金,那個互助保險,
如果不是證券這東西監管太嚴,他們都打算直接再開一個證券板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