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統兵作戰的能力,他們比之此刻的張遼,還差了許多。
若是換了張遼去,在中計戰敗后,當可以收攏剩余的五萬敗兵,死守函谷關。而不是驚恐大亂之下,敗退回洛陽城。
唐修嘆了口氣,事已至此,無奈何也。
當然,也不能就此貶低張繡與劉關張等人的能力,只能說賈詡的計謀與部署太過高明。從設計伏擊,到反撲奪回函谷關,環環相扣,非常人所能及也。
張繡、劉備、關羽、張飛、張濟、樊稠等將,一個個都滿面慚愧的站在大堂,等候著大將軍唐修的處置。
此番他們大意中計,令朝廷折損六萬兵馬,已是大罪!
唐修只是沉吟不語,他也沒有怪罪這些人的意思,吃一塹長一智,相對來說也是好事。相信此后的張繡與劉關張等人,領兵作戰,當不會再大意,中此等計謀。
只是代價稍稍大了些……
唐修心說,這些代價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不接受也沒有辦法,事已至此!
而接下來,他仍舊要對牛輔用兵!
沒辦法,想要平定天下、匡扶大漢,就要除掉牛輔這個心腹大患!
否則牛輔鎮守長安,想要攻打洛陽城,就可以出函谷關來打。想要龜縮回去,就可以依函谷關而守。
唐修又殺了牛輔的岳父董卓,雙方更是死仇。
只有消除了牛輔這個心腹大患,唐修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各路諸侯,平定天下,匡扶大喊。否則就等于在老巢中,一直放著一個定時炸彈。
唐修準備繼續對牛輔用兵,以張遼麾下的五萬并州軍為主,再輔以張濟、樊稠麾下的三萬大軍,負責后勤。
共計八萬大軍,繼續攻伐函谷關、長安!
雖說兵力并不如之前的張繡與劉關張等人,但之前大戰,牛輔與賈詡雖然大勝,但也相對折損了一些兵馬。
函谷關中的守備,反而還不如以前。
同時,唐修又下令,任命糜竺為徐州太守,又以管亥與高順二將為主,鎮守徐州,招兵買馬,開始擴軍。
且北海太守孔融,已奉唐修之名,招攬太史慈為將,亦開始招兵買馬,擴大軍隊。
有了這兩路大軍作為外援,隨時聽調,唐修麾下等于又多了十萬大軍,只是尚且需要一些時間而已。
如此一來,也算彌補了張繡與劉關張三兄弟等人兵敗的損失。
唐修準備出征長安,而他的便宜岳父王允,竟然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王允已派出一名知己好友“陳宮”,充當說客,前去說服呂布,歸順朝廷。
呂布原是董卓麾下的部將,奉董卓之名,率五萬西涼軍,前去攻伐馬騰、邊章、韓遂等輩,已有戰績傳出。
呂布不愧是之前的天下第一飛將,勇猛非常,又有五萬精銳的西涼騎兵。
不論是馬騰還是邊章、韓遂,均不是呂布的對手,都被呂布所敗。
而呂布大勝之后,卻發現“義父”董卓被唐修給殺了,一時間沒了去處,已有自立之意。
--
(今晚有血月奇觀,記得看月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