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散開的鳥群有些飛向了更遠的樹林,有些則奔著場所道具這邊來的,可能是覺得院子里有食物,好幾只鳥降低了高度落到院墻上,又從院墻跳到地面,啄一啄地上的花草,然后又跳到下一個院墻上,再觀察觀察另一個院子,確認沒有危險后才再度跳到地面。
幾只鳥沒有都待在一個院子里,但是當它們樂此不疲地跳了大半個四方院落后,其中一只忽然變得十分虛弱。
徐獲查了一下那只鳥的資料,發現那是一種平均只能活十二個小時的變異鳥類,從它破殼那一秒開始算,最短十個小時,最長十六個小時,這種鳥從沒有活過一天的。
他若有所思地盯著那只鳥看了會兒,然后將其關在了一個時間射線最少的院子里。
接下來的時間,徐獲除了熟悉道具、活動身體,剩下的就是密切關注鳥的存活狀態。
到第二天天亮時,這只鳥從出現在院子里算起,已經超過了十六個小時。
他解開了空間屏障,那只鳥剛剛飛出院子便落回了地上,再沒有動彈。
沒有抓第二只鳥來進行實驗,徐獲已經隱約明白院子里的時間射線是什么情況了。
這個場所道具應該是用院子來將不同的時間射線進行了劃分,或者說每個不同的院子都有著不同的時間,而時間與時間之間的差別不大,所以人在里面無法明確感知到時間快慢的貓膩,對壽命短暫的動物來說又不一樣。
院子不是全封閉的,內外可以互通,雖然不知道道具是怎么將時間力量固定在一定空間內,但這證明華瀚維爾納說的不錯,時間力量的狀態在入侵其他空間的時候更接近雨或水,出現了一定的侵占狀態,而他感知到的時間射線多少的差別則很有可能源于不同時間之間的細微差距,這種差距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只是現在被道具放大,呈現在他面前的就是時間射線多少的區別。
這就是“歧途”了。
如果按照時間射線的模式繼續進化下去,徐獲可能會出現對時間力量的更細微的感知,到那時候不同空間內的時間射線可能都是不一樣的,無論是想再細化還是再進一步,基本都到了毫無頭緒的階段,因為時間進化的基本不在于范圍和深度,而在于感知到時間的力量的不同,只有這樣才能往下走一步即感知到其他空間的時間力量。
一個空間內的時間力量是一個整體,那么應該細分是不同空間內的時間力量,而不是一個空間內的時間力量。
不過雖然方向出了點差錯,但好在及時糾正了,而且在他原有的“時間射線”的輔助下,他更直觀且成功捕獲了時間之間的細微不同。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