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涼涼地瞅了安王一眼,與那三主審官說:“既是已經查清刺客一事,那我們也不打擾三位審案了。”
三位主審一聽這話,簡直要忍不住笑出聲來,忙各自說了幾句挽留的話,其實恨不得他立時就走。
安王卻沒呆夠,吵著說:“既然三位大人傾情挽留,那咱們就再看會兒吧。”
雖然安王越聽越覺得程繡錦可怕,但這并不妨礙他打從心底里,佩服程繡錦的手段。
簡直比戲文、話本子里寫得還要好看。
三位主審:……不,我們就客氣客氣,殿下看不出來嗎?
五皇子也不跟安王廢話,直接抬腳走人。安王左右瞅瞅,最終還是吵嚷著,追五皇子去了。
待送走了這兩尊大神,三人才算長長舒一口氣。
原以為,案子審到這個地步,應該很快就能結案,他們看皇帝的意思,也是惱了興平伯府,也不管真假,想合著圣意將案宗交上去。
卻不想三人沒笑多一會兒,就笑不出來了。
那藥讓太醫院正看過了,當時就說,非一般人家能拿出來的,里面有一味藥極稀少,都是貴人們助興用的。
只用上一丁點,放到香里一起燃了即可。若是拿去害人,用得量夠,便就是圣人也要犯錯的。
他們一開始也沒多想,只以為興平伯夫人與許貴妃是族親,有些稀罕東西,倒也不稀奇。
派了人去興平伯府問許夫人,她倒是什么都認了,不過是為自己兒子開罪罷了。
只說到藥的來處時,許夫人說,是京城外的思靜庵里的思濟老尼給的。
等人去了思靜庵,那老尼竟就死了。
三人立馬嗅出不對來,也不敢再往下查,就怕查出什么不好來,只在刑部大堂上開會,合計著如何不牽連地結案。
然后又想著,慶祥帝也是老皇帝了,自不好糊弄,竟遲遲商量不出個結果來。
這一拖就拖了三天,直到慶祥帝本以為當天就能完結,卻等不來結果,問了起來,三人才說,卡老尼哪兒了。
慶祥帝聽完后,果然沉了臉子,半晌卻只冷冷說道:
“既已查證是誰做的,那藥是何出處,卻又有什么關系?便就結案吧。”
最終,這事是以慶祥帝親下旨意,奪了楊安業的秀才出身,并還說他德行有虧,終生不得科考做結。
靖邊侯卻愀然不樂,本來,興平伯夫人和楊安業娘倆個算計程繡錦的事,靖邊侯就覺得不合常理。
那娘倆個恨他女兒他可以理解,但如此行事,先別說事沒成,便就是成事,他靖邊侯也不是個任人捏圓搓扁的,就不怕他報復?
在靖邊侯眼里,別說興平伯夫人和楊安業,只怕整個興平伯府,他稍微有些力,都能捏碎的。
那時候,靖邊侯就猜,那娘倆個大概是受人攛掇了。
然后三天才出結果,靖邊侯雖沒查,卻也猜著,是涉到了不得的人物了。
而目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