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瞬,虛空生雷鳴,像是一口口無形的長刀在開天辟地,衍生所有
周身穴竅宇宙不斷開辟拓展,在執念的作用下飛速提升,化作了一個個深邃無垠的宇宙和世界。
五臟六腑衍化,九竅入神,眼耳口鼻等輕靈往上,緩慢衍化著諸天,前陰后陰沉淀,演繹九幽。
境界不斷拔升,踏足地仙頂峰,沖擊向天仙領域
三日后
玉皇山山腰處
有赤足與青石碰撞所帶出的脆響傳出
山路間,只見一位灰袍僧人緩緩登臨。
他身材瘦削,面容枯槁,愁眉苦臉,本來不錯的長相已被風刀霜劍與這種愁苦徹底破壞。
這不是旁人,正是魔佛阿難!
準確的說,他現在還不是魔佛,是入世輪回法里的某一世,雖然對正常彼岸者來說,只要身登彼岸,之前的自己就已經是彼岸,能跳出時光長河,沒有弱小之時
頂多因為種種緣由,或留下投影或繼續扮演,維持著過去經歷,沒試圖改變歷史,引來其他彼岸者的干涉,但不管是魔佛,還是阿難尊者,目前都只是烙印而已,他過去現在未來都被佛祖鎮壓,只留烙印,維持著歷史的正常發展。
佛祖慈悲為懷,若不如此,對歷史的改變將會極其巨大,不是收束與修正可以維持的,真實界本身都無法承受,或許會直接泯滅。
對彼岸大人物而言,存在的狀態已經超過了真實界,半超越了時光長河,要想靠斬殺他們于弱小時來扼殺危險于萌芽,那是癡心妄想,現在戰勝不了他,回到過去也一樣戰勝不了。
當然,不是說回到過去就一定無法影響彼岸大人物,因為不同的彼岸大人物對過去的回溯層次是不同的
初入者往往僅回溯統一到自身最初一世,而元始天尊這最古老的彼岸者可以回溯到一切之始,如果多元宇宙剛剛誕生,元始天尊就選擇滅世,后續的彼岸者也就亡于搖籃之中了,靈寶天尊的重新來過也許就是這么個意思,可惜的是,最古老的彼岸者并非只有他一位
不是那般容易掀桌子重新來過
換句話說,彼岸大人物越強大也就越“古老”。
而對彼岸大人物來說,共通的弱點是未來,未來有著種種可能,無數分支,不成道果,也就無法全部占據,給敵人留下可趁之機
等到事情過去再想回溯彌補,敵人哪會愿意?不經過合縱連橫或提高“古老”程度,哪是輕易彌補得了的?
妖圣登臨彼岸后,就因為這個緣由,在靈山狠狠地栽了一次。從魔佛也未試圖改變靈山之劫的進程看,當時在場的多半還有其他彼岸者。
能制約彼岸者的只能是彼岸者!
對身處苦海的眾生來說,彼岸者某種程度已經違背正常邏輯了,自然無法抗衡,即使靠著彼岸者虛弱、沉睡或其他外在條件,僥幸贏了一局,等到彼岸者恢復,回溯過去,改變歷史。
一樣是“輸”字,就連自身也不會留下曾經贏過的記憶,只會記得開始就輸了。
此刻,山腳下,與截教傳人任秋水交換了誅仙四劍劍經,匆匆告別的孟奇正來到了山中,還遭遇到了回歸的數圣王道臨
聽他所言,似乎要去尋找之前所見的一人,將一件事情問明白
···
中古佛土,一方神奇所在
這里廣袤無垠,有著諸多佛國,非是凈土佛國,而是人間佛國,善信成眾,王者統御。
而在無數佛國中央是一片白蓮凈土,清凈解脫,禪意雋永。
凈土核心有須彌山,山頂有一寺,金碧輝煌,極盡奢華,沒有匾額。
主殿上首有九品白色蓮臺,躺著一位肚皮高脹的金色佛陀,正笑容可掬
他遙望著凡俗世間種種,似見到了未來種種變化,笑而不語
另一邊
任秋水與自家背后的大能匯合,知曉了孟奇的替代品在羅城被魔門擊殺一事
這才明白,原來他背后站著的大能是梅山大圣袁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