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紀元終結時,身為紀元象征的天帝黃老君也難免隕落,自祂的遺蛻內誕生了天道怪物,而一點殘缺靈光轉生下個紀元,化作了東皇太一,等到祂登臨彼岸,道尊從此超脫
當時大道之樹隨著黃老君隕落而凋零,留下了兩株幼苗,一株莫名不見,后來被道尊賜予了真武大帝,目前在孟奇手中
另一株跟著祂殘缺靈光轉生,敗亡于昊天上帝手后,落到了祂手中,被種植于東海盡頭,成為今日的扶桑古樹
正常而言,一個紀元開始,天地間會自然有類似建木的事物誕生,支撐起仙域九幽、諸天萬界,等到紀元快終結時,類似建木的事物便會汲取天地間種種大道,結出一枚果實,然后枯萎崩塌自身,帶來一個時代的毀滅,這枚果實或許便是下個紀元類似建木之物的源泉。
“而上一紀元的果實,為佛祖所得,讓祂成為了道尊之后的第二位超脫者,道果般的不可思量之存在。”阿彌陀佛言至此,突兀的嘆了一口氣
轉向那青灰石廟道“故而我來此一遭,欲入佛祖所留的凈土中一觀,卻不曾想如來凈土已是悉數落入了玉帝手中。”
王騰聞言神色不變,心靈大海內卻是有著念頭起伏,阿彌陀佛似乎意有所指,如來佛祖留在九幽的凈土,莫非還有什么不為所知的作用?
祂想到了自家的菩提正覺圣佛化身,吸納了十方如來凈土,似乎也產生了某種莫名的變化
但與道果有關之物,一說就錯一想就謬,就是身為最古老者的阿彌陀佛判斷也不一定就正確了
“天留一線生機,故而道尊布置了大道之樹,為徹底破滅后的下個紀元種植希望;貧僧以為,同為道果的佛祖必然也留下了此類法門,并留存九幽凈土中,既然被玉帝得了,那便是承載了我佛門未來的希望
于情于理,貧僧也該做出些什么才是。”阿彌陀佛微微一笑,讓王騰有些摸不透祂在想些什么,找上門來真的是為了如來凈土?為了與祂說上這么一席話?
這背后的意味,似乎也有些模糊起來
“佛祖以為如何。”祂收束念頭,以漠然平和姿態相對
阿彌陀佛也不多言,只是將另一手攤開,顯露出一方巨大的古老凈土
琉璃光轉,凈土浩瀚,一眼望去,虛空仿佛被朵朵婆羅花占滿,但皆是凋零,金色黯淡,依稀能見昔日盛景。
在這片凈土中央,沒有常見的須彌山,只得一座十二品金色蓮臺,瓣瓣盛況,流轉微光,仿佛琉璃所鑄,其上卻是空空如也,似乎曾經盤坐著某一尊古老佛陀
“此乃昔年地藏王菩薩的佛國凈土,本命之物,本該隨著歲月而逝去;然貧僧不忍,便出手挽留,時至今日,它也該去它因有之地了。”
阿彌陀佛微微一笑,掌指一送,這地藏王菩薩凈土便漂浮到了王騰身前,旋即祂雙掌合十行了一禮,便逐漸淡去,消失在了這一處時間節點
“地藏王菩薩的凈土,與地府印證之物嗎。”王騰目光微微閃動
在這凈土出現之時,高天既無清氣流淌,也無赤霞綻放,顯然在未來中此物并未引發些什么,阿彌陀佛此舉似乎也并未有什么疑點
“但這太過自然,就是最大的異常。”王騰留了個心眼,以東皇鐘將之鎮壓后收入了體內諸天,同樣超脫而出,離開了這處時間節點,回到了當世
而就在祂們兩人離開后,那靜靜鑄造著青石古廟的佛祖烙印卻是猛地一頓,回眸望向了王騰原先所在之地
清苦的面龐霎時轉變,大嘴張開,露出了四十顆佛牙,貪婪的吞噬者地藏王凈土的氣息。
與此同時,當世節點
西方極樂世界內,金色巨佛望向了那端坐蓮臺之上的純白佛陀,淡淡一笑道“道友雖偏激,但并非毫無理智,應當明白貧僧的意愿;而你的意愿,貧僧也恰好知曉。”
祂大手一番,掌指間焉然端坐著一尊寶相莊嚴,慈悲憐憫的菩薩,雙手各持蓮花與寶珠,四周則升騰著不同的佛門之相,對應渡化諸天萬界、輪回六道之事,合稱地藏十王身。
可惜的是,這尊菩薩生機斷絕已久,體表殘留著絲絲死意與污穢黑氣,滿是墮落之感。
地藏王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