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證道,玉帝阻道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龍蛇起陸,一片蒼茫
種種變化交錯,自無窮高處降下的目光愈發深沉
當前不比往日,涉及道果之爭,彌勒的身份可不單單是未來佛祖那么簡單
祂還是當世最古老者阿彌陀佛做減求空的關鍵所在,若是祂成就了彼岸,對于其他懷有心思的彼岸而言無疑是將落后阿彌陀佛一大步
就算沒有結盟,也必然有天意出手!
諸天萬界之外,皎潔月光普照,露出一雙瑰麗夢幻的美眸,祂不夾雜一絲情感的俯瞰向彌勒方向,滿是冷意
對于祂而言,某些事物的爭奪已然延續向了末劫之后,不再局限于此紀元,當下局勢便顯得愈發微妙起來
“善哉善哉。”
阿彌陀佛低聲誦念,祂通體綻放出無邊無際的光芒,照亮了西方極樂世界,照亮了幽暗神秘的混沌,照亮了諸天萬界,照亮著地上佛國,讓一朵朵蓮花盛放,讓一股股清泉奔涌。
“南無阿彌陀佛!”億萬年來,諸多紀元之中,一聲聲佛號穿透時光長河的束縛傳來,應著地上佛國眾生的誦念顯化出了一尊又一尊金身佛陀,浩浩蕩蕩,無窮無盡,像是將真實界變成了佛陀的海洋!
而這些佛陀雖然看似形貌各異,但皆有著阿彌陀佛的氣息,是祂諸個紀元以來應緣應因顯化于世間的不同應身,此時匯成佛之汪洋后,竟有跨越歲月的彼岸之感!
與此同時,金身佛陀座下的十二品青色蓮臺陡然膨脹,與浩瀚無垠的極樂世界融為了一體,化作了一尊圓滿無暇,滿是救贖之意的淡金巨佛,腦后佛光重重,足有四十八輪,傳來莊嚴宏大的愿力之聲:
“若我得證菩提,世間有地獄、饑鬼、畜生者,不成無上正等正覺。”
太古年間開報身成道之途的四十八大愿再次重現世間!
“最古老者,阿彌陀佛,彌勒如今尚未真正成為祂做減求空的產物,尚有挽回之機,此舉是投石問路,還是借假成真?”九重天第六層,扶桑古樹域內,青帝凝神看來
于此而言,彌勒沖擊彼岸,對于阿彌陀佛而言成功自然是好處,失敗雖然有些損失,但畢竟還未徹底轉化,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青帝更傾向于祂在試探,打破局勢的模糊性
正常情況而言,作為能回溯到開天辟地之前的最古老者而言,阿彌陀佛是具有掀翻博弈的資本的
但很可惜,而今末劫還未至,太上縱有些許削弱,也依舊能橫壓祂一頭
除非釋放出魔佛,或拉攏金皇與妖皇;否則佛門兩位根本沒有真正掀翻末劫棋盤的能力
就算是要毀滅諸天萬界,恢復也不過是彼岸者的一念間,威脅不到任何人
彼岸數量都沒天庭背后的多,拿什么打破局勢?
“彌勒,阿彌陀佛到底還是走出了一步。”靈山之巔,魔佛盤坐巨大暗紅色卍字符上,含笑注視著這一幕
祂雖暫時不愿掙脫封印,但適當的干擾還是很樂意的
“彌勒的積累到也足夠,只是此舉顯得有些突兀,不像是佛門兩位大人物的作風。”真實界,三霄島上,面龐淡金,長須飄飄的多寶天尊沉吟
作為上古年間縱橫天下的道門九尊之一,祂自是對彌勒熟悉,這位東來佛祖的證道之路亦是曲折
但一連串的失敗并不能否定祂的能力,畢竟祂面對的敵人最終都成就了彼岸,能夠完好無損的保持境界活下來,已經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自然無人小覷。
“師尊離去前曾有言,吾等相助天庭一脈即可,不必在意其他,觀望便是。”三霄娘娘神色平靜,她們對于此時證道之人并不是很在意,反正對靈寶一脈如今的處境也不會有什么改變
多寶天尊不知可否的點點頭,沒有多言,只是目光偶爾轉向了昆侖山玉虛宮的方向
不知那位當世玉虛掌教,元皇蘇孟,何時證道彼岸?
“若我得證菩提,則末法之時,人人皆佛!”
“若我得證菩提,不渡眾生,不救末世,不求未來!”
宏大莊嚴之聲回蕩于天地間,在阿彌陀佛的出手解圍下,彌勒艱難的拜托了三界桎梏,開始串聯起自己過去未來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