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家這樣的大族來說出現幾個從未見過的親戚實在是再常見不過的事,即使這個人比別人要親近一些卻也不過如此。
李家大房的人丁十分興旺,嫡庶子女加起來足有十四人之多,內宅污糟遭的叫人不忍細看。
關于李家的情況早有人打聽清楚送到獨孤意手上,她粗粗看了幾行便覺氣悶“大房的人應該不是好相與的,你的出現對他們而言應該是個驚天霹靂。”
李余挑眉看她,聽見她說“越是世家大族越是在意名聲,當年你父親離家出走他們恐怕也很有些怨言。”
“反正又不在一起住,你想這些干什么。”他伸了個懶腰聚精會神的挑選著手里的蛐蛐籠子。
沒過多久他就揣著精心挑選的籠子笑嘻嘻的出門赴約,徒留下主仆兩個面面相覷。
“公主,這個人真的是徐長安嗎?怎么看起來像是兩個人?”眉眼相似不假可做派卻全然是兩個人的模樣。
徐長安總是一副謹小慎微生怕得罪別人的小心樣,可這個李余卻滿臉寫著紈绔子弟。
“陛下不是那么好欺瞞的,如果陛下說他是李余他就是李余。”獨孤意煩悶得按了按眉心“讓他們再去找些更詳細的消息,李家的人可不是省油的燈。”
可飛鸞卻為難道“這已經是最詳細的消息了,李家人口雖多卻沒有什么消息傳出來。大房夫妻兩個一個統外院一個掌內院手段十分了得,李家竟像個鐵桶一樣。”
可見李家終究家大業大,即使風光不再這些馭下的手段卻還沒有丟。獨孤意只能勉強看著寥寥數語的小冊子“雖說已經分家了到底是一家子親眷,下個月初一也該登門拜見長輩才是正理。”
李余雖然是李家的人卻和李家并沒有什么干系,竟一點也指望不上,幸而她早已習慣了這樣的這樣的生活,早就不會因為沒有人幫扶而感到沮喪。
只不過即便是獨孤意也沒有想到李家竟然是這樣一個高門深戶的地方,大門進去還要走半刻鐘才到換轎子的地方,換了轎子卻又走了很長一段距離穿過許多回廊和院門才終于來到后院的正廳。
然而這只是后院的第一進,是專門用來待客的地方,往后還有不知道多大的宅院能夠容納下這么大的家族。
大房的夫人是個年逾四十的美貌婦人,客客氣氣的迎上來“民女李葉氏見過九公主。”她身后跟了浩浩蕩蕩好些人俱是些青年婦女還有幾個尚未出嫁的年輕女孩,可見今日凡在家中的都來了。
“夫人客氣了,都是骨血相融的親眷,何必這樣拘禮。”飛鸞兩步上前將人扶起來,待兩人寒暄過后便命跟著的人將東西捧上來。
一時相互見禮,來來回回的說話。原來今天連李家的媳婦也來了不少,怪不得她覺得人這樣多。
幸好這些賞人的小東西帶了不少,不然只怕第一次上門便落人口舌。
李葉氏的媳婦之中最得臉的便是二兒媳婦,每每說到她心坎上。這個二兒媳婦出身名門孫家,在家時也是嬌滴滴的大小姐,到了這邊不過三兩年的功夫便將阿諛奉承那一套學得精通,把婆母哄得只把她當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