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批人馬的加入,眠熊氏族的人口一舉突破兩千,這個規模可能已經是堪薩斯最大的人類聚居點了。
在抵達眠熊之前,人們或多或少有一些顧慮,但當看到這里繁榮熱鬧的景象,大多數人都安心許多。
諸多正在修建或已經完工的木制房屋,整潔的區域規劃,以及遠處的大片農田,更重要的是人們臉上的笑容。
總而言之,這里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氣息。
抵達后,除了安排新族人居住之外,馬哨的首要工作自然是召集議事會,正式將“眠熊氏族”改成“眠熊城”,同時調整人員設置。
“從此以后,我們就只有部落,沒有氏族了。這里也改為‘眠熊城’。”馬哨對著參加會議的大約七十人說道。
“改為眠熊城之后,氏族議事會相應改名,同時增加十四名新成員,職責也有所更新……”
“此前的六個部門,種植部、婦女部、牛馬部三部保留在眠熊,再增設一部建屋部,負責房屋建造,眠熊城共設四部。”
“薩滿部、文字部、軍武部則歸屬部落,人員與職責大體不變。”
“眠熊城設置城市酋長,簡稱‘市長’,管理城內四部,市長由大酋長任命,現由石鴉擔任。”
石鴉聽了不由問道:“那薩滿部呢?”
“薩滿部交給下雨天。”馬哨說道。
“設置部落議事會,成員包括六部部長,三位百夫長,以及眠熊市長,總計十人……”
馬哨將制度做了一番調整,比以前稍微正式些,但依然較為粗糙,畢竟即使到現在,他治下的人口也才不到2200人,本質上還是個大村子。
隨后他又認真詢問了玉米和小麥的情況,糧食很重要,人口激增后更是如此。
而與糧食對應的另一端也極為重要——廁所。
在馬哨看來,沒木屋可以住帳篷,但沒廁所卻不宜野外解決,這既不衛生,也不經濟,畢竟糞便還要收集起來做肥料呢。
此前眠熊氏族也修了公廁,不過眼下又來了六百多人,而且近期肯定還會有幾百人從其他氏族陸續趕來,現有的廁所自然是不夠的。
所以建屋部正式成立后的第一項任務就是修建公共廁所。
旱廁。
旱廁很簡陋,但考慮到阿帕奇現有的施工水平以及迫切的廁所需求,這是最好的選擇了。
其實也不算簡陋,馬哨回想前世90年代的農村,家家戶戶也都是旱廁。甚至二十多年后那個為“奧利給”賦予了名詞屬性的事件,發生地也是在旱廁。
馬哨還有一項工作需要盡快搞定,就是查清到底是誰聯系了科曼奇部落。
事實上這并不難查,雙狼氏族那點人,稍微打聽打聽,就知道是誰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