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夫學習后驚呼:“何等高才創出的這等秘籍,恐怕就連那長安城中最有名氣的大儒也沒有這等才力。”
張騫微微一笑:“這是阿弩緹王子創造。”
甘夫鄂然:“怎么可能?”
張騫悠悠一嘆:“如果此子是我大漢朝就好了,單拿這套拼音來說,在我大漢朝就能成為一名大儒,甚至成為董公類似的人物。”
甘夫愣怔了一下,感慨道:“郎將竟然如此高看此子,那董公是何等的人物,阿弩緹僅僅是個少年,何德何能得郎將如此評價。”
董公就是董仲舒,他們來之前,董仲舒的名氣就名揚長安城。
張騫低聲嘆道:“可惜了。”
不過很快他精神一震,高興道:“回去之后我定向陛下匯報此事,若阿弩緹王子以后能掌權,那我大漢朝就能獲得一位親近大漢的貴族,而且能把我大漢朝的文化傳播到這里。”
這是第一次張騫把目光落向阿弩緹身上,在他看來,如果是阿弩緹在大月氏混好之后,對大漢朝有利。
阿弩緹接過那些還未注音的經典書籍,手持毛筆,迅速標準。
整個過程極其熟練,看到一個詞語,就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標準,整個原則就是以我為標準,任由一人做主。
張騫顏值的欣賞之意越發濃郁,他突然福將心至,開口問道:“阿弩緹王子,你愿意有一個漢名嗎?”
阿弩緹抬起頭來,一愣,敲張騫躍躍欲試的樣子,片刻后張騫又有些后悔,自己可能有些唐突了,自己不適合說這話。
看張騫的神態,阿弩緹瞬間明悟:“當然愿意。”
張騫十分驚喜,試探道:“要不我提你起一個。”
阿弩緹以極其標準的姿勢行了一個漢禮:“故所愿爾。”
張騫捋了捋灰中帶白的胡須,臉上綻放出笑容,慢慢沉思。
“大月氏未有姓氏,和我大漢朝有些不符,若想要起個漢名,必須有個形式不可。”
阿弩緹脫口而出道:“李。”
“李?”
張騫緩緩點頭道:“李字不錯,李姓是出自黃帝之后顓頊帝高陽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結合的后代,老子李耳也是極為出名的人物。”
阿弩緹心中嘀咕道:“我原本就是姓李,而且根據族譜記載,還是李唐后人,還是自己姓氏較好。”
張騫拿捏著姿態,在堂中漫步。
“《鬼谷子》說:“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
“不如叫牧之可好。”
阿弩緹腦海中翻騰起來,這都能撞到一起,自己原名就是李牧之阿,難道這就是天意。
張騫皺著眉頭,發現阿弩緹一臉震驚,似乎不滿意?
“不滿意的話可以換個名字。”
“不不不,十分滿意,就叫李牧之。”阿弩緹連聲阻攔道。
ps:明天三更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