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那說說第二件事情。”
“第二......”
脫脫走出了辦公區,仍在回想著剛才接收的信息,強調的第一件事是重中之重,接下來只是說了一些細枝末節。
變化幅度過于大。
讓他的心情一時很難平復下來。
從部落換名字,再到填充各樣人,甚至大人還透露,可能以后還會添加其他人,甚至是希臘人。
這些.....都令他有些不解。
但是,他必須執行。
其實,阿弩緹的目的很簡單。
也是通過勞伯族檢驗一下,到底能否構建一個文化認同,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阿弩緹如今的身份,還有所在的位置,都決定了他不可能是一個單純的“中原人”,甚至,也很難承接起中原秦朝的名義。
自己來創造一個民族,也不是不可以,他可不會傻乎乎地去和中原人說,咱們是同族人,在這個時代,中原可能會回一句:傻逼。
當然,心中對中原懷有好感那是肯定的。
而對于阿弩緹可以借鑒的例子,也有不少,單純依靠血脈很難達成共同體,不可能和中原一樣。
但是少數民族可有不少例子。
例如蒙古族,蒙古族要論族源,很早了。
匈奴時代的東胡,以及后匈奴時代的鮮卑、柔然都與蒙古族有密切的傳承聯系,但真正奠定蒙古民族的,還是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也不是憑空就變出一個民族的,首先,得有個傳統的并不穩定的草原部落聯盟式民族的架子。
而這個部落聯盟式民族最核心的組成因子:是由血緣紐帶聯系的氏族、政治紐帶聯系的部落構成的。
比如突厥人的最初因子,就是阿史那部和阿史德部,接著團結了執失部、蘇農部等。依靠這些藍突厥的團結力量,一步步發展壯大,先吞并鐵勒各部,在推翻柔然。到最后,鐵勒人都被刻上了突厥的印記,一步步發展出今天繁多的突厥語民族。
再比如回鶻人的最初因子,就一個藥羅葛部,在突厥內亂的過程中,藥羅葛部不斷團結其他部落,拉攏了胡啜葛、啜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嗢素、藥勿葛、奚耶勿這九小部落(或氏族),最終形成回鶻人,接著又在歸順唐朝和后突厥的過程中,團結仆固、渾、拔野古、同羅、思結、契苾等鐵勒部落,征服拔悉密和葛邏祿(當然拔悉密和葛邏祿又叛出去了),最終形成龐大的回鶻,回鶻滅亡后,龐大的人口填入了契丹人、乃蠻人之中。西遷的人口,最終形成裕固族、東部維吾爾族、部分中玉茲哈薩克人等等。
借鑒這些例子的經驗。
阿弩緹準備做一個試點,準確的來說是一個實驗,這個實驗就是創造屬于自己的民族,而自己也就是創始人。
所以勞伯族要改名了。
這個民族會以大月氏人,老秦人為主干,融入吐火羅人,塞人,以互相聯姻形成血脈相連,再以征服身毒過程中形成一個共同的利益集團,最終可能會有一個結果。
至于是否能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這是初步計劃。
這個民族敘事結構會一步一步完善,可能有一天,阿弩緹還會打出自己是老子后代,同屬諸夏血脈,吸引漢人移民來身毒。
總之,前途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