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那羅:“這就不是佛教了。”
“誰說的?”
“佛陀說的。”
“那以后,這也是佛陀說的。”
緊那羅臉色漲紅,道:“這是假的。”
阿弩緹搖頭道:“沒人會去關心真假,只要好用就行,如果佛教不改革的話,那就會和我有沖突。”
“不忠不孝,削發而揖君親,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賦,這就是眼下佛教,這和大月氏的倫理不符。”
在重建蘭也城的過程中。
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歷史遺留問題。
而蘭若寺則是新出現的一個問題。
因為發生在阿弩緹身上的神奇事件,蘭若寺聲名大震,吸引了不少信徒,他們紛紛捐獻大量的香火。
在不知不覺過程中,蘭若寺竟然掌握了大量的田地,而剛開始為了扶持蘭若寺,也習慣性的沒有要稅收,但已經看到了苗頭。
佛教也有弊端。
而更有一點,佛教可以起到愚弄底層的作用,但它同時還具有一個重大副作用。
政治上,僧人不敬王。
倫理上,不孝父。
經紀上,不納稅。
軍事上,損男丁。
.......
雖然阿弩緹試圖將一些儒家思想灌輸到了其中,但從整體而言,佛教思想對中央集權統治也存在著一定的消極作用。
中華文明的集權統治自秦開始,傳承兩千余年而不衰,其核心原因終究不是佛教,而是一套龐大的倫理體系,以儒家思想為溫情的一端,法家思想為冷漠的一端。
兩者糅合,并且不斷吸收其他思想的道德網絡,直到今天仍然絲絲的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
然而佛教自己傳入中國以來。
在阿弩緹個人視角中,一直不停的對這套體系產生著沖擊,動搖了整個社會的道德根基,更進一步動搖的統治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基礎。
脫離家庭組織,使家庭倫理道德失效,不論君臣尊卑,攻擊了政治統治核心理論更嚴重的是,相對飄渺的終極追求,使社會思潮陷入了虛無。
因此種種,他對集權政治的離心力或許內聚力。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它的優點。
他給予了人們心理上的寄托。
尤其是中國化的佛教,更是與中國傳統綱常體系融合,從而使中國形成了更加完備的倫理體系。
阿弩緹出來了......
緊那羅勉強地答應了下來,但是估計很難完成這個任務,阿弩緹嘆了一口氣,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而且必須有能動主動性。
很顯然,并不具備這一點。
其實,如果阿弩緹統治一時身毒,也并不需要麻煩,但是,他不愿意這么做,來了,就要做點什么。
比如,創造一個民族。
所以,阿弩緹向東方望去。
或許,未來要和大漢合作了。
儒法文明,現在還是先進的文明,大一統還是需要這些,未來可以從大漢吸引一些讀書人來此.....
現在,就慢慢積累吧。
定個小目標,五年之內,最少有十萬人會簡單寫一些簡單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