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也沒有繼續勸說。
因為,開飯了。
身毒西北部屬于旱區,出產小麥,所以大家以面食為主,輔食分素食和肉食。
吃飯的時候又讓羅盯等人有些難受。
羅歲昌忍不住出聲道:“你們吃飯是一起吃嗎?”
羅伊好奇道:“是啊,你們怎么吃啊?”
這就是李牧之后世腦袋的問題。
雖然發明了碗筷,卻仍是大家一起吃,也沒有做過什么詳細規定。
在這里,就體現出了一絲不同。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中國最早的禮正是起源于祭祀。
漢初,由于黃老之術的盛行,靈魂不滅的觀念有了較大的發展,主要表現為陰陽五行學、讖緯迷信、神仙方術等尤為盛行,祭祀活動也十分頻繁,幾乎是月月有祭祀,在祭祀結束之時都要舉行飲宴活動,這些祭祀飲宴也構成了當時漢人宗教性飲宴的主要內容。
隨著國家政局的穩定,武帝時期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儒家正統地位的確定,使得儒家的學術思想成為當時社會中的主流思想,需要全國上下加以研習,飲宴禮儀自不例外。
“凡進食之禮,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透過這段話詳我們可以看出,在漢代飲宴的禮儀中,詳細到連每道菜的具體擺放位置都不能疏忽,如飯要放在客人的左邊,湯則置于客人的右邊等。
這些都是禮儀,這里不講,羅盯叔侄覺得沒什么大不了。
然而,他們已經習慣分餐制了。
羅伊則沒有這個習慣。
最后,他們忍下來了。
這段飯吃的真實折磨。
羅伊沒有用筷子......用右手抓。
羅伊覺得款待剛剛認識的好朋友,所以拿出了自己祖傳是配置咖喱,幾乎無菜不咖喱。
漿糊糊得!
恩,味道倒是勉強。
王耵叔侄晚上就覺得鬧肚子了。
可能是心理作用。
說什么也不去吃羅伊的飯了。
不過他也發現了一條商路。
羅伊做菜放了各種各樣的調料,是他們在大漢沒有見過的,諸如豆蔻,黑胡椒丁香,咖喱。
據說身毒有不少類似東西。
他覺得有機可圖。
不過并未開始,他還要繼續摸索這座陌生而又帶有熟悉的城池。
隨著閱兵時間的到來,城池變得熱鬧起來,這是第一次李牧之登基后的閱兵,幾乎大大小小的部落酋長都來了。
而且,李牧之還邀請了其他翕侯和大月氏貴族,他們有的人派來了使者,或者有的親自前來。
都是想要打探一下李牧之情況。
這兩年,大明動靜不小。
大家幾乎都有所耳聞,攻占了喀布爾城后,大月氏王庭沒有什么反應,似乎就這樣讓李牧之收入了懷中,那可是一塊精華之地啊。
李牧之的實力應該是占據國內首位,比休靡翕侯都要強了。
大月氏女王就這樣心甘情愿?
好了,后來大家明白了。
原來兩人早就勾搭在一起了。
但是,不少人也在猜測,李牧之是委曲求全,背后肯定有很大的野心。
這樣的人還不少。
甚至大月氏女王都收到多封奏折,全是彈劾李牧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