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加入了大明軍隊。
如今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明百將。
這兩年來,大明的軍隊也發生了改革,徹底改變了原先的游牧民族方式,加大了控制,廢除了萬騎制度,避免某個將軍勢力龐大。
將大明境內的軍隊分為20個軍。
步兵占有15個軍,騎兵占有5個軍。
軍隊編制也采取了中原化。
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校尉一人;一千人,設一都尉。
......
他現在的名字叫做支威。
他昂首挺胸,意氣風發,為了今日的閱兵,他訓練了一個月。
在這一個月內吃了許多苦。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盯在高臺上看著眼前的一幕,內心也不由都被感染,萌發出一股熱流。
他們的每一步,是那樣的整齊。
仿佛是一個人一樣。
踏步的聲音就好像踩在眾人的心房,撲通撲通。
李牧之顯然也十分滿意眼前的場景,看來沒有白白訓練。
很快他們就到了中心。
在這里這一個高高的鐵質欄桿。
其他人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知道要做什么,看了看國旗,又看了看這個欄桿,難道他們要把這個掛上去?
他們一頭霧水。
有人動了,四位士兵站了出來,他們上前解開了繩子,動作熟練敏捷,一看就是訓練過多次,支威剛上場的時候還有些緊張,但是現在,他神情專注,仿佛忘了一切,只有手臂機械般的活動者。
很快他們就把旗幟掛上了。
四名士兵站在四角,牢牢護住。
那就孩子也排好隊,4列5排。
他們高高的舉起了手中的右手,和后世的一樣,行注目禮。
隨著婁愛國一道聲音。
因為地方很大,人有很多,所以王耵沒有聽清楚,但是,整齊劃一的軍隊中開始出現了一道道聲音。
而旗桿下。
士兵也動了,一名士兵向一旁揮舞旗幟,頓時旗幟飛揚,一名士兵向下拉著繩子,旗幟向上升去。
士兵們的聲音形成一道洪流。
他聽到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
只見士兵們用一種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這首,韻律優美,富有氣勢。
對于這首詩歌,王盯并不陌生。
那黑壓壓的人群,還有穿著黑色鎧甲的士兵們,紅色的旗幟,嘹亮的歌聲,在這一剎那,王耵有一些失神,恍惚間,他好像看到了大秦回來了.......
是啊,雖然他沒有看見過大秦的軍隊,但是眼前的場景,好像就告訴他,這就是大秦。
士兵們一聲聲的吶喊。
“風,風,大風!”
他們不僅吶喊著,還揮舞著手中的旗幟,也是十分的富有規律。
那飄動的軍旗,氣勢非凡。
他曾見過大漢的軍隊。
但是,兩者相比,他竟然有一些雙方不相上下的感覺。
王耵,震撼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