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摩耶和羅耆波在河邊的一所破廟里相見了。
她默默地用她那天生就的莊重的目光望著羅耆波,目光中含有責備之意,意思是:“今天你怎么敢在這樣一個異乎尋常的時刻叫我上這兒來?你敢于這樣做,不過是因為我一直對你百依百順罷了!”
“.......”
場上的士兵也被這個凄涼的故事所感染,有些人甚至動情地落下了眼淚。
泰戈爾心中松了一口氣。
他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通過詩篇來挽救自己。
這是一座俘虜營。
泰戈爾受了輕傷,不過有驚無險的度過了。
“你叫什么名字?”
一名什長手持長刀指著泰戈爾。
泰戈爾心中一喜,連忙說道:“泰戈爾。”
什長點了點頭。
“你剛才講述的這篇故事,很不錯,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在這片土地上,還有許許多多受人壓迫的人們......”
泰戈爾也有些驚訝,大明的士兵政治覺悟這么高嗎?
他并不知道的是,眼前這名士兵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混雜在軍中的文宣干事。
大明抓到這些俘虜之后,要進行教育,并從中挑選一些可以吸納的人才。
泰戈爾手無寸鐵之力,只能通過發揮自己的優勢來獲得青睞。
所以使用了自己創作的一片小說。
《摩訶摩耶》
這是他短篇小說中的名作,是一篇引人入勝的詩意小說,它反映了在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偏見和寡婦殉葬的陋習給印度人民、尤其是婦女帶來的深重苦難。
小說描寫了出身于婆羅門種姓的美麗女子摩訶摩耶父死早孤,缺少豐厚的嫁妝,24歲仍待字閨中。
青年羅耆波與摩訶摩耶曾是鄰居,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一天,深愛著摩訶摩耶的羅耆波約她到一座破廟里相會,向她表達了愛慕之情,不料她的哥哥盯梢而至,摩訶摩耶泰然地說:“我會到你家去的,你等著我吧。”
而后便默默地跟哥哥走了。
是夜,哥哥讓她披上紅紗,帶她來到火葬場旁收容死者的停尸間,同一位垂死的婆羅門舉行了婚禮。
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婦。
按當時的殉葬習慣,她得陪死去的丈夫一起火葬。
正當火苗竄上來時,大雨傾盆而下,瞬間將火焰熄滅,摩訶摩耶逃離火場,但臉上卻留下了無法愈治的疤痕。
她用面紗遮住被損毀的面客,來到羅耆波的住處,對他說:“我完全變了,只有我的心仍是舊日的心。
”“你如果發誓永不看我的臉,我就會在你家住下來。”
羅耆波當即發誓,并冒著狂風暴雨與她一起逃走。
但面紗在羅耆波的心目中投下了重重的陰影,他并不快樂。
一個明朗的月夜,他撩開摩訶摩耶的面紗,看到了她被毀的容顏。
驚醒了的摩訶摩耶蒙上面紗,頭也不回地走了。
從此再也找不到她的蹤跡,這給羅耆波的余生烙上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
很快,軍中的文宣干事就迅速把這篇小說寫了下來,并很快到了李延的桌案上。
李延細細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