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轉頭看時,正見一幼童粉雕玉琢,身著甲胄,提劍拿刀,眉宇中盡顯煞氣,正是馳名三界的大神哪吒。
天蓬元帥見到此人,頓時亡魂皆冒,忙是收了法身,說道:“三太子容稟,我作為元帥是在訓練驅魔大將用兵之道。”
哪吒嘴角翹起了個弧度,說道:“休說妄語,教導用兵之道焉能用得上如此陣勢,我看你們倒像是在比試武藝。”
天蓬元帥忙是說道:“不曾有不曾有,我等確實不曾有過比試之心。”
哪吒冷笑一聲,漂浮于孫悟空與天蓬元帥前方,說道:“休得誆我,來來來,本太子最近正有些手癢,你等與我過上兩招,本太子就恕爾等私動兵戈之罪。”
ps:有關于本書設定天蓬元帥在地位與實力,很多朋友都覺得天蓬元帥與天蓬真君是一個人,就是說豬八戒是北極四圣之首,進而大談其戰力,這里本人不敢茍同,因為原著天蓬真君是有出場的,就是替玉帝留下如來,也就是說大鬧天宮時他是在場的,然而并沒有跟猴子過招,也就是說作者認為其沒有降伏猴子的本領,所以吹他實力的就省省吧,至于兩人是否一人,應該也不是一人,而豬八戒的天蓬元帥是天河水神,跟天蓬真君無論是樣貌還是司職都不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原著中天蓬元帥并不是多大的官,雖說掌管八萬水軍,但也有過見昴日星官需要行禮的場景,所以我甚至不認為他的官職>星官,原著中天蓬真君作為北極四圣之首地位是肯定要在昴日星官之上的,即便轉世也沒有行禮的緣由,所以也能從側面說明豬八戒并非北極四圣之首,地位應當與二十八星宿不相上下,否則就算是轉世也沒有先行行禮的理由。
原文:那星官斂云霧整束朝衣,停執事分開左右,上前作禮道:“大圣何來?“行者道:“專來拜煩救師父一難。“星官道:“何難?在何地方?“
沙僧見了道:“二哥起來,大哥請得星官來了。“那呆子還侮著嘴道:“恕罪恕罪!有病在身,不能行禮。“
關于豬八戒實力:曾有跟猴子打了一夜方才敗陣的說法,不過聯系后文猴子有同情+戲耍的放水嫌疑,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八戒=猴子。
原文:行者金睛似閃電,妖魔環眼似銀花。這一個口噴彩霧,那一個氣吐紅霞。氣吐紅霞昏處亮,口噴彩霧夜光華。金箍棒,九齒鈀,兩個英雄實可夸:一個是大圣臨凡世,一個是元帥降天涯。那個因失威儀成怪物,這個幸逃苦難拜僧家。鈀去好似龍伸爪,棒迎渾若鳳穿花。那個道你破人親事如殺父!這個道你強**女正該拿!閑言語,亂喧嘩,往往來來棒架鈀。看看戰到天將曉,那妖精兩膊覺酸麻。
他兩個自二更時分,直斗到東方發白。那怪不能迎敵,敗陣而逃,依然又化狂風,徑回洞里,把門緊閉,再不出頭。
卻說三藏與那諸老談今論古,一夜無眠。正想行者不來,只見天井里,忽然站下行者。行者收藏鐵棒,整衣上廳,叫道:“師父,我來了。“慌得那諸老一齊下拜。謝道:“多勞!多勞!“三藏問道:“悟空,你去這一夜,拿得妖精在那里?“行者道:“師父,那妖不是凡間的邪祟,也不是山間的怪獸。他本是天蓬元帥臨凡,只因錯投了胎,嘴臉象一個野豬模樣,其實性靈尚存。他說以相為姓,喚名豬剛鬣。是老孫從后宅里掣棒就打,他化一陣狂風走了。被老孫著風一棒,他就化道火光,徑轉他那本山洞里,取出一柄九齒釘鈀,與老孫戰了一夜。適才天色將明,他怯戰而走,把洞門緊閉不出。老孫還要打開那門,與他見個好歹,恐師父在此疑慮盼望,故先來回個信息。“
說罷,那老高上前跪下道:“長老,沒及奈何,你雖趕得去了,他等你去后復來,卻怎區處?索性累你與我拿住,除了根,才無后患。我老夫不敢怠慢,自有重謝:將這家財田地,憑眾親友寫立文書,與長老平分。只是要剪草除根,莫教壞了我高門清德。“行者笑道:“你這老兒不知分限。那怪也曾對我說,他雖是食腸大,吃了你家些茶飯,他與你干了許多好事。這幾年掙了許多家資,皆是他之力量。他不曾白吃了你東西,問你祛他怎的。據他說,他是一個天神下界,替你巴家做活,又未曾害了你家女兒。想這等一個女婿,也門當戶對,不怎么壞了家聲,辱了行止,當真的留他也罷。“老高道:“長老,雖是不傷風化,但名聲不甚好聽。動不動著人就說,高家招了一個妖怪女婿!這句話兒教人怎當?“三藏道:“悟空,你既是與他做了一場,一發與他做個竭絕,才見始終。“行者道:“我才試他一試耍子,此去一定拿來與你們看,且莫憂愁。“叫:“老高,你還好生管待我師父,我去也。“
當然,要說二十個豬八戒同樣干不過奎木狼,單體猴子能打五百六十個豬八戒也有點太過貶低,畢竟那個單元就是為了表明沒有猴子不行,后面對奎木狼評價為孫大圣鬧天宮時打怕的神將……
所以這兩個戰績本書不取,取豬八戒實力<=木叉,畢竟豬八戒初次出場有與木叉不分勝負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