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荒野之上不時傳來危險生物兇猛高昂的咆哮聲。
讓黑燈聚集地靠近城墻的居住區居民,幾乎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所幸,那比黑燈聚集地最高的建筑,還要高大堅固的近百米城墻,讓黑燈聚集地的居民心底都有著不小的安全感。
不至于被這夜晚,空曠的荒野上傳來的吼聲嚇得瑟瑟發抖。
“這堵堪稱灰野荒原最堅固高大的城墻,哪怕再強大的危險生物,只要無法飛行,都進不來嗎?”這幾乎是大多數黑燈聚集地普通居民的心里話。
若非黑燈聚集地幾乎冠絕灰野荒原的防御體系和綜合實力,別的聚集地的精英階層甚至聚集地高層也不會將自己的親眷遠遠送到黑燈聚集地,尋求庇護。
目前,這些人大部分都被安置在比較接近城墻的居住區。
原本按照黑燈聚集地外區的設計規模,容納五六十萬人,就是極限。
可此時卻容納了超過百萬人口。
外區基本上能夠被利用的地方,都已經修筑了住房。
而這些住房,都保持著一個準則,不得超過百米。
也就是超過黑燈堡城墻的高度。
甚至最高的建筑,也不過五六十米高。
這也是基于巢災來襲時,安全的考慮。
這種規定,也讓外區的房價暴漲。
幾乎最初的黑燈堡擁有房產,被遷徙到外區的原住民。
外區的所有住房都是歸屬于黑燈堡執政會所有的。
此時只是暫時廉價租給所有外來移民居住。
哪怕是廉價居住,也不可能做到一視同仁。
住所自然也有好有壞。
這些房屋,可以直接通過執政會的公共住房管理局申購,也可以通過轉讓費進行房屋的轉租。
巢災還沒有徹底降臨。
黑燈聚集地外區的房產業務卻依舊悄然興起。
盡管外區的住房十分緊張。
但內區依然保持著原本的規劃,沒有對居民開發居住權限。
內區的規劃就是為整個黑燈堡的戰備體系賦能的。
隨著大量人口的遷徙,獲得人口紅利的黑燈聚集地自然不會將這種資源浪費。
一座座工廠在蘇桓的授意下,像下餃子一樣接連拔地而起。
有著建筑類馭師和建筑類馭寵的協助,廠房的修建幾乎快得驚人。
至于生產線,在G73那些研究員和高級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下,只要有原材料幾乎能不斷補充到位。
武器彈藥已經開始堆積如山。
黑燈聚集地四面城墻,數千近萬哨戒炮的彈藥箱,幾乎快將城墻下的彈藥庫堆滿。
夜晚,在靠近城墻的居民區的居民難以入眠的時候。
城墻上,依然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軍用強光探照燈不斷掃視著四周,城墻上巡邏的黑燈戰術師戰士們在各個哨戒炮的哨戒位嚴陣以待。
當然,他們的武器并非哨戒炮。
城墻上的所有型號哨戒炮都具備自動射擊功能,而且有著紅外線矯正瞄準準頭遠超普通士兵。
這些士兵的武器全都是清一色的反器材狙擊炮。
在城防戰中,也只有這種武器才能對危險生物造成一定程度客觀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