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黑燈堡當天,蘇桓從新成立的機構統計局的機密文件中就已經大致了解到新黑燈堡的現狀。
如今新黑燈堡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上千萬規模。
單論人口規模看,絕對不下于要塞城系的一座要塞。
不過在整體實力上依然有些不小的差距。
無論是軟實力、硬實力亦或絕對武力,都跟響雷要塞城系下的真正的要塞有些差距。
不過比起之前,依然強盛得多。
這上千萬人口,原本屬于舊黑燈堡的不過數十人,大都是來自灰野荒原各個聚集地在巢災大軍下的幸存者。
在最初匯聚在舊黑燈堡時,如同一盤散沙。
可當新黑燈堡建立,所有人全都遷徙到這座新城后。
這一盤散沙也被整合了起來。
如今的新黑燈堡被劃分為十七個城區。
十七個城區又細分為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行政區、學院區等具備不同職能屬性的區域。
每個城區都有數十萬到上百萬不等的居住人口。
同時,每個城區都設有常駐軍隊,駐扎在各個星菱堡中。
作為軍事堡壘的星菱堡,更是已經普及到了街區。
按照蘇桓最初的建設理念,整個新黑燈堡幾乎都化為了一座軍事要塞。
同時,新黑燈堡的全部軍隊被重新整編。
編織依然是從分隊到戰術師,以及戰略軍團級。
目前保留了五十萬的常規軍力,一共劃分為十個戰略軍團。
并且在這戰略軍團的兵員中,實現了全員馭師化。
哪怕是普通士兵,也至少是中段馭徒。
哪怕分隊長級別的軍官,也至少是高段馭徒。
上千萬人口的城市,擁有五十萬軍力。
這種比例的軍隊配比,依然是響雷要塞城的數倍。
不過對灰野荒原的幸存者而言,五十萬的軍隊已經算是小比例的軍隊配比了。
同時,除開五十萬常規軍力外。
新黑燈堡統帥部下,還新建了一支軍力達到三萬人,也就是兩支戰術師規模的馭師軍團。
馭師軍團中,哪怕普通士兵的入伍標準就是頂尖馭徒級,軍官則是準職業級。
在血緣香徹底批量化生產,并且在軍隊內普及的情況下。
新黑燈堡職業級以下的馭徒,已經呈現井噴式增長。
這才讓整個新黑燈堡在一年中,涌現出超過三萬名頂尖馭徒和準職業級馭師。
而這五十三萬軍隊,就是如今黑燈堡抵御接下來的巢災大軍的武力保障。
不過,在蘇桓看來,這依然還不夠。
目前的新黑燈堡,盡管在軍隊素質上,已經接近響雷要塞城的常備軍。
特別是那支馭師軍團。
基層士兵的素質上已經足以媲美響雷要塞城的馭師軍團。
但軍隊中卻十分缺乏頂尖馭師。
三萬人的馭師軍團,職業級的比例不過十分之一。
這種比例絕對是失常的。
在響雷要塞城系,職業級馭師的比例能夠達到五分之一。
而大師級馭師更是嚴重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