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時之間,不太好開口。
生怕殷天正說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到時候兩面不討好。
“何群和麥正,已經被汝陽王府收買了。”
殷天正解釋道:“元廷派出高手,想要刺殺我,只是被我識破,反殺了他們。”
周顛眼神一動,帶著幾分失落。
殷天正呵呵一笑。
英雄難過美人關。
更別提周顛不過是個江湖莽夫,碰到妖精化成的美人,肯定是擋不住對方的主動。
也是他跟陽頂天運氣好。
沒被采陽補陰。
否則十有**,要被那女何群,給蹂躪致死。
等到冷謙,說不得趕到,殷天正便讓他們,帶領總舵的三千精銳,將海沙幫和巨鯨幫早已經準備在長江沿岸的大船,全部收歸至尊盟。
到時候派工匠改造成大型戰船。
速度要快。
要數量不要質量,哪怕只能用半年。
殷天正這策略,并不是腦袋一拍就想出來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江南的百姓,生活雖然比北方好。
但頂多算是勉強維持生活。
想要吃的飽,吃的好,活的有尊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有錢人家。
也要時常面對元廷的欺壓和剝削,別看元廷人手少,似乎一個村里只能派一兩個元人,一個縣里,頂多幾十個元人士兵。
但他的漢人仆從軍多啊。
為惡鄉里,殘害百姓最多的,帶來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這群漢人仆從軍。
只要殷天正舉旗起義,再宣布免稅三年,均貧富,耕者有其田之類的口號。
天下百姓必定會響應。
到時候封鎖長江,讓元廷大軍不能南下。
光憑著南方的仆從軍。
元廷真的掌控不了這么大的地盤。
最主要的還是人性問題。
隨著至尊盟越打越強,最后望風而降,不戰自敗的仆從軍,會非常多。
歷史上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發家的第一桶金,是最難掙的。
造反也是這個道理。
一位白手起家的君主,可能需要三年,甚至五年的積累,才能擁有第一塊地盤。
可當風起時。
一戰成名,陣陣皆勝,最后就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花費十年才能統和一州,但定鼎天下,可能只需要幾個月,幾場主要戰役。
隨著至尊盟上下全力運轉,短短半個月,原先屬于天鷹教,海沙幫,巨鯨幫以及南方一些小幫派,小世家提供的大船,便穿梭在長江之上。
徹底將九州大地,分為南北兩塊。
等到至尊盟各地分舵的精銳,云集金陵,覆滅金陵三萬守軍時,元廷還未接到消息。
因為元帝此時正在壓制宰相脫脫和其他朝堂勢力,元廷內亂,紛爭不休。
通過早已經安排到金陵城中的內應,至尊盟近乎沒有話費一兵一卒,就打開金陵城的大門。
金陵被攻陷!
至尊盟揭竿而起,更是在南方各地,迅速貼了“驅除韃虜,復我中華”和“招賢令”,“征兵令”,“免稅令”……等一系列讓利于民的好政策。
某地隱居的劉書生:“至尊盟殷天正,當真是我漢人豪杰。”
“只是不知其性情如何,是不是明主?這個我倒是要親眼看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