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城,大楚皇宮!
御書房!
殷天正的本體,正在跟太子殷野王,左右丞相,李善長,劉伯溫和七八位出頭的文武重臣,商議政策。
“你們中大部分都是習武之人,祭天大典上,也是見過諸多仙家的。”
“包括欽天監,斬妖司,里面的修仙之人,也不在少數。”
“如今大楚,已經休養生息一年多了,百姓生活確實好多了,可民間疾苦,并未少許前朝!”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殷天正一開始也很納悶!
俗話說的好:
每逢大亂,必有大治!
現在大亂已經平定一年多了,天下賦稅免了三年,按理說,百姓應該過的更好。
可實際上,大楚麾下的億萬百姓,除了沒有元廷殘暴外,生活水平,并沒有顯著提高。
有的地方,甚至百姓過得更差了!
因為朝廷不收稅!
地主老爺們,開始偷偷加稅!
黎民百姓,特別是佃戶,依然是起早貪黑,面朝黃土,但是,勞碌一年,衣食無著!
但面對殷天正的問題,十幾位文武重臣,卻是一個也沒有回答。
一個個低著頭,裝鴕鳥!
好像沒有聽到一樣。
殷天正掃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劉伯溫:“伯溫,你可有什么說的?”
劉伯溫心里嘆了一口氣,見殷天正直接詢問,只好上前一步,回答道:“陛下,民以食為天,朝廷雖然已經免除百姓賦稅,但民間多有地主,豪紳,壓榨佃戶。”
“微臣建議,朝廷當下令,以律法規定百姓地租,防止地主豪紳欺壓普通百姓。”
“好!”
殷天正點頭答應,又繼續說道:“朕登基之前,曾立下誓言,要免除百姓三年賦稅。”
“如今國庫雖然充盈,但只出不進,總有用完之日。”
“在加上當年的元廷官紳貴人,貪婪成性,大肆吞并,圈占土地,導致失去田產的百姓,越來越多,即便當初朝廷收回了諸多土地,但卻并沒有理由,直接分給沒有土地的百姓。”
“這對其他有地有產的百姓,也不公平!”
殷天正此言一出。
群臣為之愕然!
雖然他們也知道這個理,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可是,總感覺那里不對勁!
這就是陛下你把收回的土地,改成皇家農莊的理由?
殷天正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縱觀歷史,到了這個地步,能解決的方法,不外乎三種。”
“第一種,就是開疆拓土,以戰養戰!用他國之土,供養大楚百姓。”
“但如今百姓厭戰已久,貿然征戰四方,未免說朕窮兵黷武。”
“第二種,就是發展商貿,富國強民。”
“比如大楚,便可以制定一個五年計劃,專門用來開發東海。”
“無論是商貿,還是特產,東海之富,足以供養天下兩百年!”
“第三種,這是最下等的方法,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人為的減少大楚百姓數量。”
“這一條,有待商榷,技術上不成熟!于人倫道德不合!”
“如此一來,便只有第二條,最是適合大楚,各位愛卿,你們對此,可有什么建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