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和神皇的親兒子,卻像條狗一樣被張大帥羞辱!
李旦受夠了!
他要權力!
他要至高無上的權力!
蹬蹬蹬——
腳步聲迅疾帶著輕快,王府長史走進大殿,欣喜若狂道:
“張相率兵迎接王爺!”
轟!
這道聲音不啻于天籟之音。
竟然真的落到自己頭上。
“走!”
李旦揮舞著拳頭,闊步而出。
幾個兄弟還在猶豫,李隆基拖著一撅一拐的腿,連忙跟上去。
他知道,現在走進宮里的人就擁有從龍之功!
張巨蟒!
我曾經發誓,會將你給我的屈辱十倍百倍奉還!
你的死期快到了!
我會狠狠蹂躪你全家!
府外。
李顯平復情緒,喉嚨滾了滾,懇求道:
“本王愿與諸君同往,還請諸君莫要傷害母皇。”
張柬之長松一口氣,后一句是不是違心話不重要。
愿意去就夠了。
士兵七手八腳地將李顯扶到馬上,便向玄武門趕去。
“李相已經進玄武門,就等相王了。”張柬之迎著風,低聲道。
李旦抑制不住內心的激昂,通往帝位幾乎沒有障礙!
到時候逼母皇退位,這天下就是本王的!
李旦在內心興奮無比地想著。
他仿佛看到高高在上的龍椅在向他招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以至于臉色漲的通紅。
后面的李隆基目光一閃,聲音隆亮道:
“眾將士辛苦了,爾等今日為大唐社稷奮不顧身,父王為銘記在心的!”
隊伍頓時興奮起來,皆將手中兵器高高揮舞。
張柬之側頭,悄悄瞥了李隆基一眼。
此子不錯,還知道在關鍵時刻安撫人心。
就是太過仁慈,太過放縱李氏的氣焰,這次一定要將虺義珣挫骨揚灰!”
話罷便目光灼灼地盯著張易之。
朕言下之意你應該懂,快拍胸脯主動攬下重任吧。
張易之眉頭一皺:“陛下,我覺得整件事透著詭異。”
“檄文都傳告天下了,還有什么詭異的。”武則天眸色沉冷,索性直言道:
“你剛北伐歸來,理應休息一段時間……”
“多謝陛下。”張易之截住她的話,很贊同的說:“時刻體諒臣子,陛下真是仁慈君王。”
武則天略愕,愣了幾息時間,戟指道:
“少給朕打馬虎眼,朕已決定,由你擔任劍南道行軍總管,領八萬兵馬平叛。”
話音落下,張易之表情一僵,這是把我當驢子使啊!
他沉默半晌,措辭委婉:“陛下,朝中良將甚多,隨便派一個將軍去,對付這群烏合之眾,就像甕牖繩樞一樣,毫不費力。”
武則天表情有些難看,顯然沒料到他推辭拒絕,冷視道:
“子唯,你膽敢違抗君令?”
張易之臉色不起波瀾,反問道:“陛下,你為何偏偏找上我?”
“哼!”武則天冷哼一聲,抬了下手,宮婢近前攙扶她走上御座。
“涉及軍權大事,朕只信任你,況且你擅長兵略,軍事才華比肩霍去病,如此鋒利的刀難不成等它生銹再用么?”
語調清冷,隱約帶著惱怒。
武則天繼續說:“出征平叛,朕繼續賜你便宜行事臨機決斷之權,讓你免去諸多顧慮。”
聽完后,張易之面無表情。
他是真不愿去蜀中。
理由有三。
其一,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地勢天險風情粗俗,況且離洛陽很遠,去一趟來回至少半年。
其二,本來周朝武將凋零,自己還要搞軍功壟斷,去壓制別人的進步空間?對于國家軍事而言,有弊無利!
王孝杰薛訥等人的能力,完全能輕易摧毀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