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準時起床訓練。
所有男孩兒都參與了轉向跑和金雞獨立的特訓。
七個與做飯的斯黛西大嬸睡在另一間屋子的女孩兒,每天卻只需要繞著院子跑上幾圈,出點汗水。
……
用過早餐后,掛鐘指向八。
二十個孩子坐在同一間教室里讀書、識字、算術,臉帶閃電疤痕的艾斯卡爾擔任老師,他總喜歡隨機挑選一個“幸運兒”登上講臺回答問題。
更恐怖的是,他會在每堂課中央,為每位學生留下一種名為“試卷”的正方形木板。
那上面用炭筆寫滿了一種名叫“試題”東西。
主要是為了考核孩子們以前的學習成果,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并且,艾斯卡爾給每一位學生的“試卷”認真打分。
幸運的是,分數低的沒有懲罰,但分數前一半會得到獎勵,積累十次獎勵,學生則能實現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愿望。
比如當著所有孩子的面唱首諾城的童謠、某一天多出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種種措施,導致孩子們每次上課既緊張又期待。
十二點上午課程結束。
吃飯加休息花掉一小時。
下午一點準時開啟兩種課程。
這得提起另一件事。
當清晨特訓開始加大力度,進入枯燥乏味的劍術基礎起勢,以及站木樁階段后,超過七成的男孩兒選擇了放棄,卡爾不屑地稱呼他們為種地的。
至于他、蒙蒂、阿卡姆托姆,以及另外兩個堅持下來的孩子,則被他驕傲宣稱為預備役獵魔人學徒。
預備役獵魔人學徒下午一點學習魔物和草藥學知識。
而那群種地的,則進入“本職工作”——老師們在孤兒院周圍開墾了幾塊耕地,每天午睡后,就領著他們去照顧那幾塊地。
以身做示范,嫻熟地揮舞鋤頭翻土、挖溝。
播下蘿卜、白菜、菠菜、以及大蒜的種子,就像普普通通的農民,不過工作強度要低上很多。
“種地的”也得和七個女孩兒一起切割蕪菁,喂養家禽。
除去預備役獵魔人學徒,所有孤兒都擁有一份入院禮物——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雞崽,必須憑借自身的能力養成大公雞。
所以經常看到小蘿卜頭似的男孩女孩在院子里歡快地瞎跑,屁股后則跟著他們嘰嘰喳喳的小寵物。
每天晚飯后的時間,孩子們自由活動。
女孩兒們跳皮筋兒,或者比試用薄荷草編織花環,看誰編得又快又漂亮,獲勝者通常都是最心靈手巧的維姬。
男孩兒掰手腕,或者風風火火繞著院子追逐打鬧,當然,沒人打得過預備役獵魔人學徒,不過兩周的訓練,速度和反應的差距已經開始彰顯。
孩子們的樂趣遠不止這些。
有時候,男孩兒女孩兒們會一起貪玩一項廣受歡迎的運動——捉迷藏。
預備役獵魔人學徒卡爾是個大贏家,蒙蒂猜測他跟灰綠瞳孔的貓鷲老師學習過某種追蹤秘技。每次輪到他當鬼,總能在半小時內一個不漏地把所有躲藏者抓出來。
后來,孩子們索性直接向卡爾認輸,迅速開始下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