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行動組長,除掉金惕明的任務,原本該由他完成。
可他只是將金惕明趕出了閣樓,最后被路承周擊斃。
可海沽站,卻為此搭上了一個曾紫蓮。
如果說,為了除掉金惕明,而犧牲曾紫蓮,無論是誰都不愿意的。
“你確實要負主要責任,作為行動組長,沒有考慮到行動可能出現的意外。”路承周看了方南生一眼,嚴厲地說。
論年紀,方南生比他還要大兩歲。
可是路承周在軍統的資歷,要比方南生老得多,真要論起來,方南生還得稱他一聲老師。
樹德小學訓練班,路承周可是兼著班主任的。
“我也有責任,沒有阻止紫蓮姐。”馬玉珍的眼睛還是紅的。
曾紫蓮的犧牲,對她打擊很大。
馬玉珍知道,抗戰肯定會有犧牲,但真的犧牲到來時,卻還是那么地痛心。
她與曾紫蓮認識以來,兩人雖然分屬不同陣營,甚至她也得時刻提防曾紫蓮,知道她地下黨員的身份。
然而,兩人因為抗戰,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曾紫蓮身上,馬玉珍學到了很多,不管是化裝術,還是地下工作以及搜集情報的經驗。
曾紫蓮于她,亦師亦友。
此次化金行動,馬玉珍也有參與。
作為一名女性,搞情報工作,既有劣勢也有優勢。
“我們雖然是在敵后,情況比較特殊,正因為如此,更得遵守紀律,嚴格執行命令。你們要時刻牢房,我們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曾組長的犧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要吸取教訓,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海沽站再也不能有損失了。”路承周正色地說。
“火先生,總部有新的安排么?”林帆看到路承周將總部的電報看完,當著眾人的面燒掉了電報稿,很是詫異。
要知道,沒有密碼本,電碼只是一堆數字。
路承周只是掃了一眼電報稿上的電碼,卻將紙條燒掉,絕對不會是沒看懂。
換句話說,路承周只是看了一眼電碼,就知道了電報內容。
林帆很吃驚,這樣的結果只有一種解釋,路承周記住了密碼本,而且爛熟于心。
“總部得到消息,海沽日軍士兵,依然有反戰士兵,讓海沽站與之聯系,盡可能配合他們的行動。如能帶一部回重慶,則為上佳。”路承周緩緩地說。
之前海沽已經有過一次規模巨大的日軍士兵反戰行動,這也可能是日軍侵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反戰嘩變,參與士兵近三千人。
只是當時事發突然,海沽站除了提供一些消息給總部,及時披露此事,將之當成日軍之丑聞外,不能做更多的工作。
可現在總部提前得到消息,反戰士兵的行動越順利,也是變相支援了抗戰。
只是,要完成總部的任務,其實很不容易。
反戰士兵只是反戰,并非抗日,他們不想上戰場,厭惡戰爭,但未必就愿意與日本****決裂。
而且,日軍士兵,輕易不會與民眾接觸,遑論是中國人了。
“我現在是庸報記者,可以用采訪之名接觸他們。”馬玉珍舉起手說道。
庸報記者的身份,讓她能與各行各業接觸,還不會引起敵人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