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賊心不死,視我根據地為眼中釘,肉中刺。”旅長指著地圖,沉聲道:“小鬼子前幾次精心打造的鐵壁合圍、蠶食推進等戰術都被我軍粉碎瓦解,其中我軍在戰斗初期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一次我們要提前洞悉敵人的戰術布置,爭取在戰爭初期就取得優勢...根據內線傳來的情報,鬼子這一次針對咱們太岳軍區的戰法,是岡村寧次研究出來的新式戰法——鐵滾掃蕩,據悉此次掃蕩日軍出動了第37、62師團各一部,第69師團殘部全軍以及所屬偽軍部隊,共兩萬多人...”
一邊說著話,陳賡一邊在地圖上將這幾個師團的位置標注出來。
“第37師團駐扎在運城,是團長是長野祐一郎,其麾下雖然有一個步兵旅團,但225、226、227聯隊分別駐守在日本本土的熊本、都城以及鹿兒島,所能調動參戰的有一個山炮兵第37聯隊、工兵第37聯隊與輜重兵第37聯隊三個聯隊,顯然就是沖著咱們根據地來的。”參謀長在一旁介紹著日軍各部的詳細情況,講完了第37師團,又指了指62師團所在,道:“師團長本鄉義夫,今年五月份在華北以混成旅第4、6旅團為基干,轄步兵第63、64旅團以及炮兵部隊駐扎在榆次方面,是個三流的治安團,上次咱們打沁源的時候,62師團派了一個聯隊的鬼子來支援,戰斗力一般...可以作為這一次反掃蕩的突破口。”
“最后就是咱們的老對手了。”參謀長指了指駐扎在臨汾的第69師團,上次打沁源,半個師團都折在了陳賡手里,再加上中央軍與晉綏軍對臨汾地區瘋狂反擊,第69師團的處境并不好過,與其在臨汾苦苦支撐,還不如干脆抽調出來,先解決了太岳軍區心腹大患。
“鬼子在華北地區一共才擺了八個師團,駐守在山西加起來不到五個師團的兵力...要不然說小鬼子看得起咱們,好家伙...直接抽調了三個師團的兵力來圍剿咱們太岳區。”陳賡笑著道:“怎么樣,各位有沒有壓力?”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云龍站起來扯著嗓門道:“旅長,您直接下任務吧,把主攻任務交給我們獨立團,保證拿個開門紅回來。”
“你給我坐下。”
“是。”
“小鬼子一共兩三萬的人馬,咱們一個軍區就將近六萬,看起來在兵力上咱們占據上風...”政委沉聲道:“但考慮到雙方的裝備,以及士兵素質,各部隊戰斗力不均衡等緣故,我認為不應當與其硬碰硬,要利用咱們的人數優勢,繼續使用游擊戰的戰術與敵周旋,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麻煩的是敵人的工兵聯隊與炮兵聯隊。”
“不過這也是鬼子最后的瘋狂了。”陳賡握著馬鞭,底氣十足,道:“別說是粉碎敵人這一次的掃蕩計劃,就算是把小鬼子拖住...他們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還有一個隱患。”政委皺著眉道:“這一次大掃蕩,或許除了兄弟部隊能有提供一些支援之外,咱們是不能指望友軍部隊的協助了。”
“不僅不能指望...恐怕還要防著他們一手。”參謀長輕嘆一聲,道:“現在國際形勢日漸明朗,大家都知道日本戰敗是遲早的事情...一些壞心思自然就開始復蘇了。”
陳賡聞言,也是無可奈何,但還是說道:“我給周邊的友軍部隊去幾封信,不怕他們隔岸觀火,就怕他們來個趁火打劫。”
有大佬出面,友軍部隊的將領自然要收斂一些,小摩擦估計是制止不住,但大動作應該還是要往后壓一壓。
九月中旬。
憋了許久的岡村寧次,此時雄心勃勃的調集了三萬多兵力,比預計還要多出萬余人,好在多出來的都是偽軍,以長途奔襲、分進合擊的方式,對太行山的北岳區展開了殘酷的大掃蕩。
日軍編成了三個梯隊,分三線配置在20千米的縱深的地域內,以梳篦隊形、滾壓式戰法,先由北向南橫掃。
旅部作戰室內。
“小鬼子的戰略目標非常明確!”陳賡指著沙盤上小鬼子的推進部隊,沉聲道:“他們就是想要把咱們一路趕到黃河邊,讓咱們背水應戰,然后再由南向北滾掃回來,以橫掃我可能突圍的部隊...這跟咱們的戰前推演相差不遠,這就是所謂的鐵滾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