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用看我,就當我不在。”
呵...呵呵呵...您說的可真輕巧啊。
張秀眼看著這一波躲不過,也就不矯情了,腦子先把要說的大體過了一遍,組織了一下語言,才開口道:“我認為大體上可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原因,另一方面是主觀因素。”
“說說看。”
“那我先說客觀原因:經過多年抗戰,我國的軍力與國力消耗非常嚴重,尤其是在中原抗戰第一線的中央軍,能打的軍隊基本都在第一時間打光了,導致其戰斗力急劇下降,軍隊素質也普遍不高...精銳部隊多部署在滇西緬甸,而中原部隊沒有美式裝備的支援,再加上其本身戰斗力就不足...所以在先天因素上,就形成了這一場戰斗的不利局面。”
“說的不錯,都在點子上,我聽聽你的主觀原因。”
“國內現在主流思想,認為鬼子已經不可能再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甚至有依賴盟軍,等待勝利的思想;再有就是,戰略、戰術上的失誤,做出了很多不應該的錯誤決策,這很有可能是內部將帥不和的緣故;還有軍隊的風氣紀律問題,以貿易養軍,商業氣息腐蝕了部隊戰斗力......”
這一堂課,把張秀上的是滿頭大汗。
直到下課之后,就剩下他們師徒兩個人的時候,張秀才小聲道:“老師我......”
“你小子在戰場上也算是一員狡將,怎么現在反而像是個大姑娘?”
“見到偶像時的本能反應嘛。”
“哈哈哈哈。”師傅拍拍徒弟的肩膀笑著道:“我記得你還說過老子是你偶像,怎么沒見你這樣緊張過?”
“嘿,感覺上不一樣,您就是老大哥,雖然打罵由心,可總是覺著親近...”
“你小子嘴抹了蜜一樣,可老子聽著就是高興。”
......
雖然豫中會戰初期失利,但第一戰區新任司令員走馬上任之后,率領第一戰區主力,聯合第五站戰區與第八戰區以及第十戰區發起反擊,向平漢鐵路南段實施襲擊,一度收復確山、漯河等地,到六月二日時,已經將鬼子驅逐至陜縣、洛寧、嵩縣、魯山一線,雙方對峙,豫中會戰算是結束了。
在洛陽失守的當日,鬼子緊接著發動了湘桂作戰,在長沙贏了三次的薛將軍,第四次終究是沒能保住長沙城...之后為了阻敵深入,死守衡陽。
此戰是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
此戰雖然失敗,但也讓小鬼子付出了五萬人左右的巨大傷亡,我方戰損達九萬余人。
二比一的戰損從另一方面來說,鬼子似乎也有些后繼無力。
長衡會戰結束之后,日軍為打通由平漢路經湘、桂兩省至越南的陸路交通線,從湖南、廣東及越南3個方面向廣西進攻,開始了桂柳作戰。
從八月一直打到十二月,大陸交通線全部打通。
......
“桂柳會戰是怎么打都肯定輸的,但是只是希望能打得更好點,消滅的鬼子更多點,讓老百姓的損失更少點。”
張秀聽著老師的話,也是面色嚴肅,這些日子他們八路軍雖然沒有參戰,但也一直跟著老師在沙盤上推演,分析,張秀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
“可是老師,換一個角度看,鬼子雖然打通了大陸上的交通線,但遠征軍在緬甸大勝,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也算是遏制住了鬼子的勢頭,而且這么長的戰線,小鬼子打下來容易,守起來可吃力...現在主動權似乎又回到了我們手里。”張秀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確實如此,但也不能因此忘記這八個月軍民犧牲,我們當兵的不能保家衛國已經是失職,不能因為這樣原因,而掩蓋吃了敗仗的事實...你要記得淪陷的城池,犧牲的戰友,以及現在正在小鬼子鐵蹄下的百姓。”
“是。”
“就快要南下開辟抗日根據地了,你要去么?”
“聽老師安排。”
.......
小鬼子的一號作戰,是企圖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通過中國大陸將日本和東南亞、西南太平洋戰線連接起來,以挽救太平洋戰場的危局。
日軍雖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國持久戰,反而影響了在太平洋戰場的對美作戰,宣告了日本“長期戰”戰略的破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邊小鬼子在中原興風作浪,那邊兒遠征軍也同一時間抄鬼子后路,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發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軍堅固防守的松山、騰沖、龍陵,收復西南失地...讓鬼子想要通過中國大陸連通兩個戰場的計劃不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