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看著處事愈發沉穩的小皇帝,心中很是滿意。
小天師說的不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且也只有實踐才能使人進步。
小皇帝天性聰慧,就要很好的將這一段兒學習的黃金時期充分利用起來,高太后年紀大了,總不能真的等到自己死后才讓小皇帝親政吧?
現在一些不算特別重要的奏折,高太后已經派人送到小皇帝的手上,讓他試著處理,雖然一些手段還略顯稚嫩,但現在有自己與蘇軾給他兜底,還有試錯的余地...反而可以放開手腳去做。
進步也是非常可觀的。
以至于高太后已經開始配合蘇軾以及張秀,徐徐削弱舊黨的勢力,并且開始培養新的帝黨。
“本宮知你不喜舊黨,但有一人依舊可用。”高太后看向了小皇帝,雖然這樣說,但并沒有說那人的名字。
蘇軾摸了摸下巴,依然明了高太后的意思,也猜出了高太后口中之人是誰。
小皇帝想了想,半疑半猜道:“皇祖母所說可是范純仁范大人?”
高太后微微一笑,對小皇帝愈發滿意,道:“正是此人。”
“堯夫乃是文正公(范仲淹)之子,承文正公之遺志,雖然身為舊黨,但其心公正為民,也多有變革之風,不拘于形;其對新政時,也多是反對新黨大肆搜刮錢財的錯誤之舉,并非對新政全盤否認...老臣游歷江湖時,私訪見過不少他舉薦的官吏,皆是國之棟梁。”蘇軾對著小皇帝說道:“范公才學實不在老臣之下。”
小皇帝將蘇軾的話認真記下。
三人又談論了一些朝廷大事,高太后見天色不早,便起駕離去。
小皇帝長松了一口氣,等高太后的身影徹底看不見之后,小皇帝才旁敲側擊的問道:“也不知老師在魚龍幫如何了...”
蘇軾心中暗笑,官家畢竟是少年心性,相對于處理日常政務,顯然還是快意江湖更吸引人,蘇軾也不賣關子,笑道:“據說眼下魚龍幫已經與漕幫宣戰了,在左右二使以及六大法王的帶領下,一路橫推南下...漕幫毫無抵抗之力。”
“老師都還沒出手,漕幫就頂不住了。”小皇帝得意一笑:“看來老師很快就能平定漕幫了。”
說到這里,小皇帝卻看到蘇軾緩緩搖頭,連忙詢問緣由。
“漕幫眼下還不能滅,滅了漕幫大宋的漕運系統就會從問題...魚龍幫畢竟起家太晚,只是短短三年的時間還吃不下漕幫,但把控黃河流域以及上半段運河還是能夠做到的。”
“啊——”小皇帝明顯有些失望。
“官家放心。”蘇軾笑著哄道:“小天師的手段官家還不清楚...而且他可以親口說了,不僅要拿下河道的漕運生意,甚至連還要開海運...官家要對小天師有信心。”
......
魚龍幫洛陽總舵。
一頂花轎出現在總舵門口,簾子掀開,一只纖纖玉手伸出來,將一封拜帖通過轎夫,送到了看門弟子的手上,上面寫著:丐幫幫主夫人拜會。
那弟子還在思索:喬峰什么時候成親了?這么大的事情竟然一點兒動靜兒都沒有?
別是招搖撞騙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