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終究是還是放棄插手朝政,甚至私下里已經明確向小皇帝與蘇軾表態,等江湖上處理完漕幫,朝廷內清理了朔黨之后,便徹底還政于小皇帝。
此事也算是大勢所趨,順水推舟。
無非就是比她預想中早了幾年。
“不只是皇家,就連大臣們也防著第二個武周出現呢。”
高太后每當深夜里也難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畢竟有先例在前,但凡走到這一步的皇后、太后們,都會去考慮是否有這樣的可行性,但仔細思量之后,別說是去做了,縱然想一想,也覺著其中萬般艱難。
放下手中的權利之后,我還能做什么呢?
老死于后宮之中么?
高太后頓時覺著她的人生從這一刻開始,充滿了灰暗,竟有一絲向往皇宮之外的生活,想起了自己兒時模樣。
“先生。”趙煦坐在龍椅上,看著蘇軾有些不解的問道:“你說他們這是為什么呢?以他們的能為,莫非猜不出魚龍幫是朕的勢力?”
“呵呵呵呵。”蘇軾笑道:“他們只是習慣了這樣的行事方式,覺著只要不說,便可以當做不知道。”
“哈。”趙煦冷笑一聲,道:“先生,朕現在有些明白為什么很多皇帝寧愿當一個暴君,昏君...也不愿意當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了。”
“哎。”蘇軾長嘆一聲,道:“雖然人人都說天子,但老臣向官家說過多次,人人都可信天子,唯獨天子可不信天子,因為天子也是人,人跟人斗,是最辛苦了,一旦天子累了、疲了、乏了,那么...”
蘇軾的話并沒有說完,但小皇帝也能領悟道他意思。
趙煦稍稍換了一個話題,畢竟他現在年富力強,還能斗得動。
“朕號稱天子,卻也只是一介凡人...小張天師都有這般本領,也不知張天師、羅真人、陳摶祖師這些真仙,究竟是何等風采?”
蘇軾道:“老臣曾經在二龍山見過羅真人一面,仙風道骨,好似陸地神仙,據傳聞法術通天,能呼喚天神、知卜未來...老臣親眼見他將葫蘆一拋,便能幻化為黃巾力士,十分厲害。”
“啊...聽得朕都想要舍去了大宋的基業,去求仙訪道了。”
蘇軾笑而不語。
“先生,點一千天子親軍派去魚龍幫吧,只是依靠那些江湖上的烏合之眾,怕是難以對付漕幫那些賊子。”
“對了。”趙煦又道:“大理鎮南王與吐蕃國師離開京師沒有?”
“鳩摩智整日在大相國寺與寺中的高僧談論佛法,偶爾也去御拳館尋周侗那個老匹夫切磋拳腳;至于段王爺...呵呵,此人不愧是江湖傳言,當真是個風流種子,只是幾天時間,便在京師傳遍了其的風流韻事,據說為此他的兩個夫人將好幾次秀樓都吵翻了天...今日,據說禮部尚書請他在司教坊飲酒...”
“司教坊?”小皇帝眼前一亮,道:“先生,朕的童子功已經有所成了。”
蘇軾:...
......
魚龍幫總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