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息傳到明教的時候,方臘整個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看著已經昏厥過去的王寅,大多數明教教眾都義憤填膺,恨不得此刻就殺上中原去...但還是有幾個理智的,不過他們雖然沒有跟著一同“起哄”,可也并沒有出言阻止,并非人人都能像他們一樣保持理智,心中的郁結之氣總是要發泄出來的。
再說教主方臘對此都聽之任之,他們就更不會去越俎代庖了。
“啊——”
等著眾人的聲音漸漸落下去,方臘才緩緩開口道:“此仇不報,我方臘誓不為人!”
然后便沒有了下文。
眾人也紛紛站回到了原位,似乎得到方臘的一句承諾,便已經足夠。
“來人,將王兄弟帶下去好生休養...再去把江南最好的郎中請來,為王兄弟調理身體!”
......
相對于雷聲大雨點小的明教,漕幫在在面對大半個中原武林的時候,便沒有這般從容。
對漕幫下達的圍剿令,便是中原武林各大勢力的投名狀,或許有些單個的江湖人,可以不用理會這些,但對于他們有門戶的,便沒有那么容易左右逢源,想要中立兩不相幫,那是不可能的。
對于現在的中原江湖來說基本只有三種人,一種是漕幫的人;第二種是殺漕幫人的人;第三種是準備殺漕幫人的人。
如果以上三種皆不是...那就是想要被魚龍幫殺的人。
當然,這樣的人很少,也多是獨行俠。
魚龍幫殺瘋了。
尤其是在小皇帝明目張膽派遣了一千天子親軍踏入江湖之后,似乎江湖也沒有了江湖的味道。
江湖上奉行一句話,江湖是江湖人的江湖,守得是江湖規矩,與朝廷井水不犯河水。
但從現在開始,也要開始改變了。
對于改造江湖,張秀還是有些經驗的,畢竟在大明朝的時候,他便以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馬踏江湖,也算是輕車熟路。
雖然江湖上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預見到武林末日的到來,紛紛轉投漕幫,期望漕幫能夠抗住壓力,守衛武林不為朝廷所奪,但...他們很快便意識到,漕幫本身就不是什么純粹的江湖勢力,甚至于在江湖與朝廷接二連三的打擊之下,漕幫與其背后勢力,已經想要壯士斷腕,棄車保帥...漕幫,隱隱要成為斗爭的犧牲品了。
“聽聞那些決意投靠漕幫的江湖人基本都離開了。”慕容復稍有些奇怪,疑惑道:“雖然漕幫并非是咱們的對手,但這些江湖人若沒有漕幫為依托,豈非更是無根之萍?”
“漕幫自己都撐不下去了。”情報頭子史文恭此時出言道:“漕幫的幫主有意投降,那些江湖人不愿意跟著他一同投敵,因此才紛紛離開...雖然算不上是落井下石,但漕幫已經完了。”
“不過也大意不得。”盧俊義一旁接著說道:“那些江湖人離開時,也帶走了不少漕幫的精銳...他們在中原已經無法立足的情況下,只有兩條路...一是往江南投明教,二是干脆出關,去投西夏一品堂。”
“契丹呢?”欒廷玉問了一句:“他們這些人去投契丹的話,想必也是一個大麻煩。”
“他們連雁門關都出不去。”史文恭笑道:“我已經派人傳訊給雁門關的楊將軍,請他防備近日出關的叛賊;而且還派人去尋蕭大俠,他們若是去契丹,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一品堂。
慕容復稍稍沉思片刻,對著張秀使了一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