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的是,這個十二驚惶最先于江湖出現,已是千多年前。
然而,此人并未隨著漫漫歲月物故。他在千多年前出現后,其后每隔百年,總會再在江湖出現一次,屈指一算,“他”至今也該超逾千歲之年!
“然而這只是百曉狂生所知道的極少的一部分。”帶著雄霸回憶完十二驚惶之后,張秀向著雄霸沉聲說道:“此人活了何止千年!”
“十二驚惶莫非是徐福?”雄霸大膽猜測,在他所知曉的人物里,壽數超過千年的,也就只有那個為秦始皇煉藥而自己貪墨了的徐福了。
“并不是。”
雄霸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緩緩開口道:“莫非是那個吞服了龍龜精元之人?”
他顯然是想起了當日張秀同他說過的那些話。
“莫非此番上東瀛,要對上此人?”雄霸心里有些嘀咕,這怎么可能打得過?
不只是雄霸心里犯愁,張秀心里也不太舒展。東瀛的天皇好對付,但藏在深處,立志要跟他們的父親笑三笑為敵的笑驚天與笑傲世,可是要順應天意推動“千秋大劫”的。
至于什么是千秋大劫...大劫緣起于上代武林奇人僧皇的預言,在不久的將來,將有一場禍及全天下的大劫難,在預言中,能夠挽救神州天下的是一把不拘一格,斬斷無數羈絆的劍,他一度認為這柄劍是絕世好劍,而使用這把劍的人,是步驚云。
在他從僧皇手中繼承了照心鏡,擁有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知未來的本領之后,對于天下大勢的走向,以及其中關鍵人物的命運,還是能夠非常準確的把握拿捏的。
這也是他并不擔心帝釋天的原因,帝釋天未來的結局已經書寫,茍活千年之人,卻死于一個“小人物”手中,也算是令人唏噓。
但現在他沒有那么自信了,甚至覺著自己看錯了。有些時候預言也并非是那么準確,尤其是當張秀出現在這個江湖上之后,很多在他眼中已經算是既定的事實,也開始出現面目全非的變化。
而且出血這些變化的背后,竟然都存在著這位“劍仙”張秀的影子
最直觀表現出來的便是雄霸、天下會、風云以及斷浪等人的命運變化,連帶著的無名、劍晨似乎也超脫了命運的束縛。
因此...笑三笑一度認為這柄劍,并非是絕世好劍,用劍的人,也根本不是步驚云。而是從拜劍山莊取得了比絕世好劍還要兇惡的敗亡之劍的劍仙張秀。
為此,笑三笑沒少在暗中觀察張秀,尤其是當日看到他的那一招險些殺了帝釋天的“天外飛仙”之后,更加篤定此人或許才是真正的應劫之人。
關于千秋大劫,笑三笑其實也不能窺探到其中的全貌。
他雖然從僧皇手中繼承了「照心鏡」,以鏡觀察未來,可他終究不是僧皇,始終無法將照心鏡威力發揮至極,只能若斷若續地看到未來。在他可見的未來中,事情一環接一環,根本就無懈可擊。到了某一時段,他發現一柄劍斬斷了天意的鎖鏈。
起初他認為這柄劍是步淵亭,步淵亭乃是當時的天下第一流的鑄劍師,為了化解千秋大劫,他找上了步淵亭,但步淵亭卻半途而亡。
后來步驚云取得絕世好劍,并且一舉斬斷了大劍師為了阻擋千秋大劫所鑄造的英雄劍,讓笑三笑意識到步驚云或許才是真正的應劫之人。
但此時此刻...張秀的表現實在是令人矚目,此番神州朝廷與武林中堅力量聯手征討東瀛,顯然也不再笑三笑所窺視的未來之中...接二連三的“打擊”,直接把老頭也整得“不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