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詠霖曾經也對宋軍傳說中的超遠程殺傷性武器三弓床弩、也就是傳說中的八牛弩有過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是據明國工部專業部門對明宋戰爭中繳獲的三弓床弩進行實際了解之后,蘇詠霖就感覺很郁悶。
這東西想要射擊到一千米甚至一千五百米不是不可能的,只要舍得用最高級的原材料,最好的木料和牛筋,并且冒著發射一次之后這昂貴的三弓床弩就完全報廢的風險,就能達到這個射程。
確實能打出很遠很遠。
但是射程不代表有效射程,否則蘇詠霖讓大將軍炮抬高炮口就能打出兩三公里遠,射程相當駭人,和史書上記載的一樣。
但是打的再遠卻打不中目標又有什么用?
要想讓這三弓床弩射出一公里遠并不是不行,然而距離預定射擊目標的偏移估計能偏出數十米遠,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
床弩一沒有照門二沒有準星,南宋朝廷也不可能掌握床弩射擊數據的數學模型或者計算一下床弩射擊之兩米長巨大弩箭的射程方程式。
沒有這數學數據的支撐,光靠肉眼對數百米外的一個小目標進行大概的校準然后射擊,其精準度到底有幾何,就很難說了。
古往今來使用弓箭、弩箭進行戰斗,從來沒有說講究精準度的,神射手的確有,但是絕少,軍隊進行戰斗主要靠的是數量進行覆蓋打擊,從來不看單個人的射中率。
所以戰場上肉搏部隊的功勞可以臨陣獲取,而弓弩手的功勞一般在日常訓練當中獲取,臨陣不算,因為不可能知道誰是誰射殺的。
根據明國工部的測算,他們繳獲的三弓床弩的極限有效射程大約也就在三百米左右,至于那個在四百米開外被宋軍用床子弩擊殺的遼軍大將蕭撻凜,估計算的上是古往今來數得著的倒霉蛋。
他估計是在某個不經意間的時刻招惹了什么不該招惹的存在,才讓他以這樣一種倒霉到了極致的恥辱方式死去。
而如果指望宋軍用城頭上的三弓床弩對放置在距離樊城五百米左右的明軍大將軍炮炮組實行有效射擊,其難度差不多等于用水槍打十米開外的一只蚊子。。
不說是拼技術吧,至少也算是和技術毫無關聯。
而這種碰運氣的戰術行為面對明軍大將軍炮的有效轟擊,無限接近于自取其辱。
所以張越景與何飛虎都不擔心宋軍的遠程打擊會對明軍造成什么影響。
而如果換做野戰的話,宋軍又純粹是送餐上門,明軍拼戰斗力拼組織度拼武器,樣樣都在宋軍之上,有什么可擔心的?
【這種順風仗打起來還真的挺寂寞的】。
偶爾,張越景的心里也會產生這種無比凡爾賽的想法。
不過,他不會手下留情,獅子搏兔亦盡全力是他的軍事信條,于是他一聲令下,戰斗開始。
大將軍炮組的第一輪射擊全面開始。
震天動地的轟鳴聲之后,二十五發鋼鐵炮彈裹著灼人高溫以一往無前之勢閃電般沖向了樊城城墻。
不開玩笑的說,樊城守軍當時的感覺是比較復雜的。
他們感覺整座城墻在震動。
城墻在震!
炮彈兇狠的撞上城墻的時候,不僅把城墻接觸面擊打的粉碎從而露出更里面的墻體,還能使得整座城墻發生震動。
這還不算,還有一顆炮彈非常精準的砸中了城墻上的城樓,只是一顆炮彈,就使得城墻上碎屑四濺,煙霧繚繞,那看上去威武雄壯的城樓直接就給扯沒了半邊,形狀十分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