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和陳康伯的面色也產生了變化,滿是不可思議。
陳康伯更是詢問道:“不安排軍隊的話,工地上萬一出現暴亂可怎么辦?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北朝不擔心出現暴亂嗎?”
虞允文也十分在意這個問題,死死盯著王祈。
他們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明國的工地和南宋的工地不太一樣。
南宋農民有服徭役的義務,每年農閑時被強征做工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為朝廷出力是他們生來的職責,本來就沒有報酬。
說是管飯,但是吃的是什么東西,他們心里也都有數。
基本上餐費都被大小官吏貪污掉了,能給這些強征來的農民工吃的都是些正常人不會去吃的東西,就算是不會吃的東西,也吃不飽。
饑一頓飽一頓,還有大體力勞動活兒,在工地上餓死累死病死那是常有的事情,根本不足為奇。
也正因為這樣惡劣的條件,所以被強征來的農民總是會想方設法的逃亡,而為了遏制逃亡,南宋官府就要動用軍隊持械監工,要是有人敢于鬧事,那就要面臨嚴重的后果。
而且就算工地上的官吏不貪污農民工的糧食,給他們吃飽肚子,朝廷還是會派軍隊來監督工地,以防不測。
原因就在于朝廷不信任民眾,防著民眾,生怕民眾作亂。
這個時代交通不便利,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很大,有人想要造反,基本上只能局限于一個地區,一個縣,乃至于一個村莊,可以動用的人力很少,官軍平定起來難度很小。
想要搞大起義,就要有連結多個地區一起發起造反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什么人都能具備的。
所以這在無形中大大增加了底層人民起義造反的難度,也降低了官府遏制造反的難度。
但是一旦集合勞動力前來做工就不一樣了。
各個地區的農民被聚集在了一起,那么多人,那么惡劣的工作環境,那么兇殘的官吏監工,農民們心中的怨氣會不斷積累。
這種怒氣一旦到了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就會引發暴亂。
而這個時候工地上的人那么多,動輒成千上萬人,一旦發生暴亂,那就是大規模起義,尋常安保力量根本控制不住,不提前投入軍隊嚴防死守,統治者根本不能安心。
所以每當封建王朝想要進行大工程的時候,總會跳出來很多官員反對,而每一次反對的理由絕對不僅僅是浪費太多錢。
他們最有力的反對條件就是擔心民眾大量聚集,一旦發生暴亂,會難以控制。
這樣的例子真的很多,從秦朝開始一直往后,歷朝歷代都沒少過農民工在工地上造反叛亂的,有的還鬧得很大,甚至能成為一個王朝覆滅的直接導火索。
所以任何一個封建王朝想要進行大規模工程時,要付出的成本絕對不僅僅是建筑成本和人力成本。
他們需要付出的最大成本是安全成本,是為了防止民眾發生暴亂而支出的安全成本。
這種成本之高,是任何一個王朝都不能草率應對的,因為隨時會有王朝覆滅的風險。
宋朝作為個中老手,經歷多次工地造反事件,深諳此間道理。
所以當初明國進行黃河工程的時候,包括張浚在內的很多高官直接斷言明國不會再有發起戰爭的力量,因為他們大部分的力量都要用在防范黃河工地上的農民工造反上。
但是奇怪的時候,工程發起兩年多以來,明國黃河工地上并沒有發生過什么暴亂,這讓南宋君臣頗有些費解。
咋沒暴亂呢?
這不科學。
——————
PS:大年初二是我的生日,祝我生日快樂!
PPS:嗚嗚嗚,我28了,眼瞅著就要奔三了,不想繼續變老了……
PPPS:生日還在工作的奔三打工中年人作者君繼續求月票~求推薦票~各種求~~~
喜歡啟明1158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啟明1158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