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這么說吧,就算是綺玉樓的頭牌,也未必能夠吸引如此眾多的士子。
莫非……京城的花魁下鄉慰問演出了?
海老頭應該不至于那么講義氣,專門為了此事請自己來縣衙共襄盛舉吧?
沈郁的疑惑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從一個激動地暈厥過去的士子口中知曉了答案:“我看到陽明先生了,我看到陽明先生了,此生無憾,此生無憾吶!”
這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虔誠讓沈郁有些膽戰心驚:怎么越看越有某教的潛質?
當然,陽明先生的大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心學的創始人,原名王守仁,在龍場悟道后,已經是天下文人領袖般的存在。
這種人物,怎么會屈尊到羅陽縣城來?
看樣子,這位海老頭也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簡單啊……
不過,就算是王陽明又如何?
沈郁扁了扁嘴,對此毫無興趣,什么心學**學的,都不及白花花的銀子來得有吸引力。更何況,如果真的成了王陽明的弟子,只怕這輩子就要被一個標簽定位,啥**都要被迫往里頭卷了。
道理很簡單,假如自己是皇帝,一定不樂意天下有這種高聲望的人存在,還聚齊起了一大批頗有實力的人物——你們這是要干啥?造反么?
被皇帝視為眼中釘,還能有好下場么?
或許千秋萬歲能夠有青史留名,但活在當下,絕對是炮灰一路的人物。
再說了,盡管這些個人都是忠心耿耿之輩,尤其王陽明,更是所謂三不朽的圣人,可架不住皇帝不信任啊!
漢朝的王莽如何?越是聲望高,越容易給你出幺蛾子,就算本人不想,圍在你身邊的那一圈人就沒點別的什么想法?
總之,知道來的人是王陽明后,沈郁就純粹只抱著親眼見見歷史活化石的心態了。
縣衙的大堂里頭,闔縣上下的大小官員都在,居中的老者自然就是王陽明,旁邊還站立著幾個讀書人,正在用看基友的眼光對著王陽明頻送秋波。
沈郁就是在此情景下入場的。
“茂文,你可得好好把握機會。陽明先生來此前,已是走遍天下各地,門生收了不少,但今天這次不同,是打算收個關門弟子。你若是能入了他的法眼,保準從今往后,平步青云。”海瑞低聲叮囑著,“其他士子乃是本縣各個私塾、書院推舉上來的佼佼者,本官也有一個名額,就舉薦了你。好好表現,別給我丟臉!”
“草民盡力而為。”沈郁有些不以為然。
居然說出入了王陽明法眼,從今往后就能夠平步青云這種話,海瑞也真是失心瘋了。
這不等于是說王陽明有左右官場的能力嗎?對一個帝王而言,有什么比這種事情更難容忍的?
“呀,高人大仙!”
還沒邁步,就聽耳畔傳來了徐良族驚喜的叫聲,沈郁心中“咯噔”了一下,暗道不妙。
“大仙,您也是來這兒……”徐良族抬了抬下巴,指向王陽明的方向,然后壓低了聲量道,“在某看來,大仙可比這個老頭厲害多了,哪里需要給他做弟子呢?”
“你是?”沈郁露出一臉茫然的模樣。
“是我啊大仙!我徐良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