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沈郁目前的名聲還不算好,不過,那天在綺玉樓亮的一手已經讓不少人記住了他。
盡管有傳言稱是代筆,不過,有這種實力的人,誰會輕易替人代筆啊?
而接連出現第二首絕妙好詞,已經不能單純用代筆可以臆測了。
“怎么可能?那沈郁我又不是沒見過,不學無術,靠花言巧語入了王門,還搞起商賈的營生,他若能寫出這種詞,我吞糞三斤!”混在人群里的葉信群相當不忿,忍不住開口。
實在是他不相信沈郁的實力,能做出這種詞的人會十六年來都默默無聞?肯定有貓膩!
絲竹聲一變,夾帶著清脆的鑼聲。
臺上佳人也輕輕轉了一圈,換了個慵懶的唱腔:“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又來一首!”
有人驚呼了一聲。
能夠有一首好詞實屬不易,但一個酒坊的采買開業表演居然連著拋出兩首,簡直匪夷所思!
其中臉色最難看的當屬葉信群了,臉憋成了豬肝色:“絕對是代筆,絕對是!”
附和的人寥寥無幾。
大家都不是傻瓜,沈郁得有錢到什么地步才能接著三次買下這種詞的署名權?
鑼聲變為輕輕的木魚,篤,篤,篤。
已經有人變了臉色:該不會……再來一首?
葉信群已經快崩潰了:不帶這樣的啊,連著三首原創的好詞?
這簡直就是要往他臉上連著踩三腳再碾一碾的節奏啊!
敢做那兩首詞壓軸的作品,肯定不會差到哪里去,甚至,應該更好才是。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朗朗上口,又充滿情調,就算對詩詞一竅不通的人,都忍不住搖頭晃腦跟著唱起來。
更要命的是,三曲歌舞畢,獻唱的姑娘深深一揖,笑道:“這三首詞,俱是元平春的東主沈茂文郎君所作,為諸君賀,也請大家盡情采買!”
葉信群面如死灰。
完了,這次真的要涼透……
左顧右盼,發現似乎沒有什么人注意,他悄悄挪動了一下腳步,然后……就被人發現了。
“葉兄,你方才說什么來著?”
咯噔一下,葉信群定住了,僵硬地轉身:“今日天氣晴好,真是可喜可賀啊哈哈哈哈……”
有好事者不嫌熱鬧大,聚了一批人圍住了他,這些可不是什么讀書人,純粹是想找點樂子而已:“這位好漢要吞糞三斤,誰給貢獻一點啊?”
人潮洶涌,歡呼海嘯。
沒人在意街角某處,一個文弱書生無助的呼救:“我不要吃……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