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如何,嚴肅文學從來不是大眾的東西,我們不是好萊塢,我們不需要為銷售量買單,從文學的本身客觀的評論,這才是我們的依據!”道格冷冷的說道。
就像他所說的,銷售量在獎項這一塊并不占據優勢。
銷售量龐大只會降低評委對之的評價,文學并非大眾的東西,主流文學嚴肅且只是小眾的。
在他們看來,一旦銷售量龐大,被大眾認可,文學家對于作品的藝術性難免降低!
那群麻瓜也配讀懂真正的文學?
無可置疑,在場的眾人心中多少都有這樣的想法。
精神貴族,從來不曾消失!
“文學的本身?龐大的影響力便是來源于本身,收起你的傲慢,去看看小克里斯先生的作品,你才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文字!”
“奧尼爾的文學一樣是雅俗共賞,經典是文字絕非是小圈子的評頭論足,自鳴得意!”
詹姆·卡托納尖銳的諷刺道。
“難道你以為我沒看過嗎?低俗的偵探犯罪小說,再是如何也難以登堂入室!”
“若是一定要從低俗之中尋找文學,前些年雷蒙德所寫的漫長的告別才是我所期待的,那是和海明威一般的硬漢文學,聯邦經典。”
“那當年你為何不將獎項頒發給雷蒙德呢?”
……
坐在主席臺上,哥倫比亞大學的校長,評審團的主席斯托克林有些無奈的看著爭鋒相對的兩人。
他們爭吵的范圍越來越廣,已經從最開始的針對牽扯到更多的作家。
雷蒙德、海明威、奧尼爾……隱隱約約,彼此開始站在通俗和嚴肅文學的立場上開始爭論。
通俗小說和嚴肅文學的矛盾借此爆發,他們說起來雷蒙德的漫長的告別。
那算是一次事故!
那一年有許多評委想要給漫長的告別投票,在他們看來錢德勒的文字很了不起,通俗文學也能寫的如此的璀璨,真正的登堂入室。
這一觀點得到了大多數評委的支持。
但是雷蒙德錢德勒曾經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去領獎,無論是諾貝爾或者是普利策,作為一個非嚴肅題材作家,對方的高傲遠遠超過了嚴肅題材作家。
他們曾經嘗試著試探,看看對方是不是只是說笑,明悟真香道理。
結果被果斷的拒絕,讓他們的說客灰頭土臉的回來。
或許在雷蒙德·錢德勒眼中,對于這件事的態度是三個問號。
諾貝爾?普利策?這算什么東西?
他是一個永遠不懂得妥協的逍遙文人,真香?除了他的富婆老婆,其余是不可能的。
態度尤其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