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火之國不宣而戰進攻克里米亞汗國,風之國的黑海艦隊短短的三天時間內就將三萬北風騎士團的成員以及五萬國防軍士兵送上了克里米亞汗國的國土。
黑海作為風之國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內海,征集抽調運輸艦隊過于簡單。
一場風火之戰已經不可避免。
與此同時,山椒魚鐵托在巴爾干的群山當中發起了一場雨之國的復國之戰。
雨之國,多災多難的雨之國,被列強瓜分殆盡的雨之國,最終連名號都被田之國吞并雨之國。
雨之國遺民苦列強久矣。
山椒魚鐵托揭竿而起,不僅僅是雨之國的遺民,就連許多與雨之國沒有關聯的被壓迫者也團結到了鐵托的旗幟之下。
曾經的大陸,可沒有什么五大國的說法,只有三王室的威名。
可是在哈布斯堡家族分裂后,雷之國與火之國異軍突起,將田之國擠下了大陸一等國家的位置。
果之國的哈布斯堡們有著新大陸殖民地作為血袋,變色紅潤,田之國的哈布斯堡們只剩下壓迫國民一條路可以走。
再加上梅特涅親王謀朝篡位的心思從未斷絕,田之國國內真就算得上水深火熱。
隨著山椒魚鐵托實質上的叛亂行為,田之國不得不將軍隊調往位于國家西部的雨之國舊地鎮壓亂黨。
然而四萬軍隊,五天之內打了七場敗仗,雖然實際損失并不大,卻被四面皆敵的恐怖陣仗嚇破了膽。
明明是在國境內討伐亂黨,卻得不到當地的任何支持。
平叛軍隊的強征暴斂甚至將原本作壁上觀的本地中立勢力逼迫到了山椒魚鐵托領導的復**那一邊。
至此,如同耄耋老人一般遲鈍的維也納官僚們終于醒悟過來。
這根本不是過往暴力抗稅的刁民。
事情大發了。
田之國的實際掌權者梅特涅終究是個有能力的野心家,他希望篡奪的是一個完整的田之國,而不是分崩離析成四塊的口之國。
于是,從上田原地區抽調駐防部隊,征召城市公民軍,說服國王費迪南御駕親征。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十萬忠誠于國王的大軍就存在于政府報告的字里行間。
如果梅特涅沒有那么多小心思,那么山椒魚鐵托的叛亂對于田之國整體來說只是中等問題。
然而一心謀朝篡位的親王大人意識到這是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絕佳機會。
怎么能夠錯過。
論國家體量,田之國不比五大國差,可是論軍事力量,田之國就是只看似威武的肥雞。
不去和已經死了數百萬人的土之國與雷之國比較,也不去跟擁有四風騎士團二十萬職業脫產士兵的風之國必將,跟沒有必要跟隨隨便便能夠動員千萬青壯年男性的火之國比較,哪怕與海權強國水之國的陸軍比較,田之國都有所不如。
田之國明面上也擁有八十萬現役士兵。
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保衛財產我重拳出擊,替人送死絕不可能。
田之國的士兵只有在自己家門口作戰才有戰斗力,各個城市之間都存在了深重的矛盾與偏見。
以國王與政府的名義能夠實際指揮派遣的部隊不超過十萬。
這也是梅特涅為什么要征召城市公民軍的原因。
不是他缺兵,而是他少錢。
田之國的老傳統了,城市公民不想回應王室的征召,給錢就行。
抽調上田原地區一半的駐防軍隊回援,在加上首都附近的駐防部隊,以及哈布斯堡們的親屬私兵,再加上王室的直屬部隊,拼湊個七萬人不成問題。
是個,梅特涅玩了個國際通用的小花招。
文件中號稱的十萬大軍,把已經被山椒魚鐵托打爛了的那三萬平叛部隊也算上了。
就這樣,磨磨蹭蹭半個多月,作戰計劃終于做好了。
此時火之國與風之國已經進行了數次上萬人規模的試探性戰斗。
雖然火之國在風之國的邊境方向壓了二百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