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之國的底線其實非常的低。只要完整的獲得上田原地區,那么這一場持續了五年的戰爭就不算虧。
三年多的低烈度邊境沖突,利用緊張的外部環境整肅了異見者。
一年多的高強度國家戰爭,雷之國終于獲得了幾乎完美的國際環境。
此時此刻,大陸上的主要國家沒有誰能夠對雷之國吞并上田原地區進行武裝干涉。
大國爭霸就是這樣,任何的熱點問題都有時限性,等到雷之國完成對上田原地區的吞并整合,其他國家除了強烈譴責又能如何。
上百萬人的傷亡,就是為了替水之國玩什么大陸均衡戰略
怎么可能,威廉一世又不是血腥瑪麗的親兒子
一切的一切,不過是祖國的需要而已。
只有雷之國真真切切的與土之國陷入一場無法輕易脫身的國戰當中,以國為餌,才能創造出混亂環境下的絕殺一擊。
雷之國從來沒有忘記哈布斯堡家族組織的反土包圍網是怎么將拿破侖二世逼上絕路。
所以這樣的錯誤雷之國的軍方絕不再犯。
“最大的疑惑,將軍閣下,總部怎么判斷果之國與水之國不會武力干涉我們吞并上田原的行動”
埃里希馮雷魯根作為譚雅的直屬領導,因為第三戰術實驗大隊的作戰成功而得到了晉升。
可是他的級別依然不夠知曉這些重要的情報。
所以為他授勛的將軍閣下無視了埃里希的提問。
“這是帝國機密,但是過一段時間大概就不是了。注意看報紙吧。”
離開總參謀部,埃里希馮雷魯根參謀低頭看了眼胸口的勛章,默默的挺了挺胸,踏步離去。
沒有乘馬,也沒有坐車。
因為戰術試驗基地距離總參謀部也就半個小時的步行距離。
以埃里希之前的職務,是沒有資格直接騎馬過崗的,與其填寫麻煩的登記表格,不如直接步行。
但是現在不同了,埃里希確信,自己下一次來總參謀部,自然可以騎馬了。
這里就不得不提大陸主要強國的軍制。
軍銜這一概念,自古代就有,但是真正將其作為有典可查的制度,實際上是土之國,發揚光大于拿破侖波拿巴。
軍銜這一概念本身,意思就是等級的臺階。
是為了體現軍官們的等級差別而設計出來的一套制度。
目前水之國、土之國、雷之國的軍銜區別,主要體現在軍服的差別上。
尉級軍官的軍服與普通士兵的軍裝肉眼可察的不同,從用料到手工,處處都能區分出等級的高下。
而校官又另有說法。
除了土之國,校級軍官的軍裝在材質樣式上和尉級軍官并沒有太大的變動,主要差別在于袖扣領針等裝飾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