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下以為,我們別部不過千人,在此次大戰的正面進攻之中,能夠發揮的效果不大,不如讓我們再做一次奇兵,在竇都尉大軍與匈奴人交戰之中尋找別的機會。”坐在張岐旁邊的馬遷說道。
“馬軍侯說得很好,可我們這支奇兵該怎么做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一旁的楊節微微搖頭說道。
“以一萬二千人進攻一萬五千人守備的城池,我們優勢不大,最后比拼的是雙方的勇氣和意志了,如果我們這支別部真能發揮奇兵的作用,那也能為都尉大人增加幾分勝算了。”
虞貴也跟著說道。
聽了幾位軍侯的發言,班超點了點頭說道:
“我們固然要聽候都尉大人的軍令,可一味地待令而行,就不能發揮出我們的特點,也無法立下奇功,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我們自己的想法。”
班超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把目光看向了田慮和陳泉,說道:
“你兩也說說,有什么看法,這次你們獲得的信息最多,還有沒有可以利用的?”
田慮猶豫了一下又轉頭看向了陳泉。這次去往務涂谷的行動都是以陳泉為主,他覺得陳泉的看法比他的更重要。
“司馬大人,各位軍侯,雖然漢軍戰力高于匈奴人,可我們是勞師遠襲,敵人是以逸待勞,優勢并不見得在我們這一邊,如果都尉大人能一鼓作氣攻下伊吾盧固然好,如果一戰不下,持續拖下去的話,對我軍更是弊大于利。”
“我們這支不到千人的別部,如果跟隨大軍參與攻城,我們能發揮出來的戰力一般,有我們沒我們效果區別不大。”
“我贊同馬軍侯的看法,我們可以建議竇都尉,把我們作為一支奇兵,攻其不備。”
陳泉看向四位軍侯說道。
“哦,如何攻其不備?你可有什么具體想法?”
班超眉毛一跳,饒有興趣地看向陳泉。張岐等人也好奇地看向陳泉,他們知道陳泉這段時間以來屢立奇功,司馬大人對他也頗為器重。
“司馬大人,各位軍侯,我在務涂谷抓獲的匈奴人都曾說,在蒲類海旁的蘆烏城是伊吾盧軍糧和其他物資儲備地,如果我們能繞過伊吾盧,奇襲蘆烏城,燒毀匈奴人的糧食,他們在伊吾盧也就堅持不下去了。”
聽到陳泉這個提議,在座的四位軍侯也一下興奮起來,迂回到蘆烏城,燒毀其后備糧草,確實是個辦法。
“陳隊率,不說蘆烏城遙遠偏僻,可作為匈奴呼衍王的糧草物資儲備處,匈奴人會沒有重兵把守?就憑我們這不到千人的別部,想要攻下蘆烏城,只怕也沒那么容易吧。”
張岐仔細想了想說道。
其他幾位軍侯聽了張岐的話,也都微微點頭。
“張軍侯,我說的是燒毀糧草,可沒說要攻下蘆烏城。”
陳泉望著張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