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虎頸,就是個粗脖子嘛,一般身材粗壯之人大都是粗脖子,從這就能看出是“飛而食肉,萬里封侯之相”?
史書記載的人物一般都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再被史書家多方搜集資料后記錄,陳泉不知這所謂相者的預言是后人的添油加醋,還是真有其事。
陳泉心里好奇,一直想找個機會問一問,可又覺得有些不妥,只好先把這個問題埋在心里,不過陳泉知道,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定遠侯,班定遠,此刻隆重登場了。
跟在陳泉身后的那三十四名特種大隊隊員也滿是興奮,自己從一名普通士卒變成了大漢的使節隨從,這身份也值得回去好好吹噓吹噓了。
陳泉在出發前,將這三十四人進行了重新分組,五位小隊長依舊不變,除周成外,每位小隊長下面帶六名隊員,周成則帶五名隊員,讓陳泉慶幸的是,在前次的征戰中,這五位小隊長都沒有受傷,正好能帶著一起出來。
從酒泉塞去西域,一直都是兩條大道,一條是通往天山北道諸國,另一條則是通往天山南道諸國,去往天山北道諸國的從玉門關出關,去往天山南道諸國的,則是要必須經過另外一個歷史上的著名邊關——陽關。
陽關位于玉門關之南,故名陽關,班超等人這次正是要從陽關出關,雖然前面這段路也是依著祁連山走,可再走出數百里后,會分出兩條大道,一條向北,一條繼續向西,而向西的那條路,就是通往陽關。
陳泉前世也曾去過陽關,在他的記憶里,陽關就是建在一個荒灘上的關隘,當初導游的解說是說因為風沙和洪水導致陽關被掩埋,但很多人都還是想象不出,兩千年前,陽關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陳泉對漢代的陽關也很期待,作為通往西域的兩大名關之一,漢武帝在此修建,絕對不是心血來潮,應該還是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原因。
隨著距離陽關越來越近,陳泉發現,一路上的商隊越來越多,似乎比從玉門關經過的還要多上不少。
陳泉等人也都是一副客商打扮,在陳泉他們的馬隊中,除了每人自己攜帶部分物資之外,還有幾匹馬專門用來馱運其他生活物資,因為西出陽關之后,將會有大片的沙漠和無人區在等著他們,不得不要有所準備。
陳泉一路看著景色,遠處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一路上也是樹木豐茂,跟后世所看到的一片荒涼,大不相同。
陳泉心中暗暗詫異,他感覺,此時的西域雖然也有不少戈壁荒漠,可河流之密布,水草之豐茂,根本不是后世可比,隨處可見的綠洲和叢林,讓陳泉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走在去往陽關的大路上。
周成、何沖等人也是一路指指點點,他們上次從酒泉塞去玉門關,雖然也是從祁連山山腳下經過,可當時行軍匆忙,根本無心欣賞路上的美景。
而此次大家明顯比上次出征放松了許多,大家一路說笑,心情甚是愉悅。
和班超一起走在前面的郭恂也是感覺意氣風發,雖然出使西域,游說鄯善國,還不知道會不會能完全做到,但他覺得,有前面大敗匈奴呼衍王的余威,鄯善國不可能不給面子,否則擺出漢軍天威,也足夠嚇住他們了,畢竟鄯善國只是一個西域小國而已。
班超則一臉嚴肅,面無表情,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郭恂幾次想跟他好好聊聊,卻碰了幾次軟釘子,他只好慢慢落下,跟陳泉和田慮等人一路聊天,畢竟這路途遙遠,總悶頭趕路也不是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