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連續五天的跋涉,班超等人已經可以遠遠看見陽關城了。
望著這傳說中的古陽關,陳泉心中感慨不已,他心里最先涌上來的就是唐代王維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往今來有無數文人騷客以陽關為題,寫下無數詩句,今天終于見到真跡了。
陳泉在前世旅游到陽關時,以軍人的角度觀察了陽關遺址,他覺得這個地方一片平坦荒蕪,幾乎無險可守,不知為何古人會在這里建造一個重要關隘。
可他在走近之后才發現,自己錯大了。
陳泉發現自己眼中的陽關,跟兩千年后的陽關遺址大不相同。
陽關附近并非一片平坦,起起伏伏小山包比比皆是,而從陽關通往玉門關的長城,就修建在那一個個小山包之上。
更為重要的是,在陽關與祁連山之間,有一條從東向西的寬闊河流。
陳泉仔細觀察,這條河流似乎是發源于祁連山內,初時不過是一條小溪,但越往西走,河道越寬,到陽關這里,已經是變成一條有數丈寬的大河。
陳泉向當地人詢問才知,這條河叫西溝河。
在西溝河與祁連山之間,還有大片的沼澤灘涂,也形成了一道天險,無論是人是畜,踏上去都會陷進污泥,有死無生。
此時尚為初春,河中水流不是很急,陳泉觀察,河道之中的淤泥也不少,可以想見,如果有匈奴人膽敢從河道中越過陽關的話,也一定會陷入淤泥之中,成為漢軍弩箭的活靶子。
而且不斷流淌的清澈河水給陽關的駐軍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水源,看來古人筑關選址都是經過慎重考慮,絕不是隨意而為的。
陳泉不由得感嘆,二千年滄海桑田,誰會想到若干年后,這座讓無數詩人吟誦的巍巍雄關,最后連遺址都找不到了呢。
班超陳泉等人走近陽關,發現這陽關跟玉門關的建筑格式大同小異,在陽關的北邊,有一道連綿的土石所筑的長城可以直通玉門關,這段長約一百多里的長城,每隔二三十里就有一個烽火臺。
烽火臺上漢軍軍旗飄揚,不少漢軍駐扎在其中。
陽關城內跟玉門關內一樣,也是商埠林立,道路兩旁熱鬧異常。
不少來往西域的客商流連其中,為自己進出關隘采購一些土特產和生活必須物資。
看到一隊隊駱駝和一群群身穿奇裝異服的西域客商在街上走來走去,周成、何沖等人都覺得大開眼界。
上回出征從玉門關經過的時候,他們都沒能有機會出來逛逛,這次則一路走,一路逛,讓幾十名特種大隊隊員們,好好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之前陳泉在車師后國匈奴人的車師都尉府內,把車師都尉的錢財搜刮一空,其中的一半,他交給了哲昆去投資,由劉二背回的另一半,他上繳給了班超。
雖然此次出使,竇固給了班超大筆費用,但班超也還是把陳泉給他的那大筆錢給帶了出來。
他知道,出門在外沒錢不行,身在異地,說不準什么時候就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