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瑜擺擺手:“此印還是由謝丞掌管,有事你我二人商量就是……”
只要自己能掌控全局就好,毫無必要取印。
經過一番推辭,謝威也就不再謙讓,不過他當眾表態,自己一定聽從劉瑜調令。
接下來,劉瑜就和眾人一起商量守城之事。
當務之急,就是向全城官吏、役工和百姓,宣傳張純的惡行,“充分發動群眾!”。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激發出他們的守城熱情,或許能夠以一抵二、以一抵十。
這項工作當然交給張雍。
然后他自己就和謝威、鐵官吳功曹等人一起,布置守城一事。
他要將此城打造成固若金湯。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條因素中,劉瑜覺得至少后兩條自己占優,在天時方面也并不遜色。
天時:現在是夏季,天氣炎熱,并不利于攻城。
當然,張純現在是國相,可以主持人馬攻城,這方面他占優。
不過自己一旦公布他的罪行,他士氣就會大打折扣,還有多少人跟隨他就不好講。
地利方面:進攻和防守是兩回事。張純能夠快速組織起來的人,最多不過三四千。
利用這些人要攻破鐵官城,如果沒有內應,難度非常大。
原因很簡單,自己可輕易組織上兩千人守城。
他張純三四千人攻城根本不夠。
而要想組織更多人手,就需要時間。若等到他把人手組織起來,冀州刺史劉焉肯定已趕到。
劉焉絕對不會同意張純擅自攻城。
他如果敢攻打劉焉,那就是公然反叛,以他現在的實力,無疑是螳臂擋車!
就是后世他在黃巾起義后發動叛亂,還不是被幽州牧劉虞一封信就把他抓住了。
人和方面自然不用多講,自己是站在正義的一方,更何況城中人早已對強盜和張純恨之入骨。
……
盧奴城,夜。
國相府。
張純現在非常郁悶。
雖然他已污蔑縣令荀弘與王當等強盜是一伙,已將其控制,不過那劉瑜居然進了鐵官城,而且還四處發通告,說自己才是勾結強盜王當屠鐵官城的主謀。
這讓他非常被動,也感到泰山一般的壓力。
此事如果不當機立斷處置,后果不堪設想。
這小子是哪里冒出來的?
這種機智,這種魄力,可是很少見。
現在怎么辦?
直接攻城?
萬一攻不下來又當如何?
還有,對劉焉,對朝廷如何交代?
唉!悔不該當初鬼迷心竅,為報私仇和為了那幾千萬那些財物,就和王當犯下此等大罪。
認輸是不可能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那樣自己可能三族就完了。
好在自己還有義父張讓在背后支持。